這一切自然不是他們看不出來,而是受環境所限。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糧食問題。

    地就那麽多,糧食有是的限的。如果人口一旦增多的話,糧食是肯定是不夠吃的,這才是阻礙他們發展的最重要原因所在。

    打一個比方,從康熙年間到乾隆年間的一百多年,江南的米價增長了四倍,田價更是瘋長了十倍之多,對於那些困苦的沒有錢吃肉的百姓來,米就是他們的剛『性』需求。那問題來了,買不起米怎麽辦連自己都養活不了,還怎麽去生更多的孩子,創造更多的人口呢

    好在的是當時清朝還有番薯,雖然它的味道單一,營養價值也不高,但還是能添飽肚子的,所以才有人把康乾盛世戲稱為番薯盛世,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所以如此種種下來,土地就成為了國之根本。如何讓百姓擁有更多的土地,可以讓他們豐衣足食,他們富裕了,自然國家就會富裕,就會強大,這便是人們所的藏富於民了。

    但就是這樣的道理,很多人看不明白,相反一個朝代建立不久之後就會很快出現特權階層。而這個特權所表現出來的就是他們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擁有大麵積的土地。剛開始或許算不得什麽,可隨著不斷的發展下去,他們自然就要侵吞更多百姓的土地,來維護自己的權力和享受著高高在上的奢侈生活,就不得不與民爭利。

    就像是楊晨東,被封為忠膽公之後,他也擁有了自己合法的土地,且一給就是五千畝之多,雖然因為大明分了南北,為了惡心朱祁鎮,代宗祁鈺特意的將封地弄到了南方的建寧,使得這個分封一直無法實現。

    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楊晨東這般受皇帝忌憚的。更多分到土地的權貴們是實打實的得到了好處。那這些好處從哪裏來呢當然隻能去侵占無權無勢的普通百姓。

    如此一來,許多百姓原本的安定生活就被破了,他們由自己擁有土地的身份變成淩戶,就是去租種富人家的土地,久而久之,生活會越來越困難,為了生活下去,那是什麽樣的心思都會出現和產生。

    試想一下,一個人連生活都成問題的時候,你還指著他有什麽責任感,國家榮譽感呢

    像是這樣的人,一旦了發生了什麽戰爭,他不反過來與你作對就要慶幸了,還談什麽讓他們為你賣命

    更為重要的的是,這些個特權階層種田還是免賦稅的,這就等於把國家最好的土地徹底的浪費掉了,如此下去,長久之下,怎麽能不亡,怎麽能不被群起而攻之呢

    這便是楊晨東所的明朝國策有問題。而這樣的國策如果不改的話,即便是後來沒有那清朝出現,也一樣會被其它勢力取而代之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