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如今之計,穩妥為善啊!”

    司馬伷卻不以為然,他覺得這個侄子太穩了,但是如此所行,固然夠穩,但是對於一場戰役來說,卻非是良策。

    戰役中,戰機都是一閃即逝的,有五成把握的一戰,就應該放手一搏了。

    更何況如今司馬氏離著驅除漢國遠離東三郡,也就隻有一步之遙了。

    還可以就此給東三郡的那些世家一個教訓,是要讓他們明白,下次就不該在漢魏兩國間輕易做決定。

    對司馬氏而言,失敗者是沒有人權的,自正始十年高平陵之變到今年司馬昭稱晉王加九錫,司馬家兩代三人用了15年的時間鞏固統治,經曆高平陵之變、淮南三叛等事件已經撲滅了所有的明麵的和潛在的反對者。

    而那些曹魏的忠誠者、支持者、甚至同情者們,都已經被從肉體毀滅到升遷打壓,最終消失於世間,他們中的部分人可能心向曹魏,但在司馬氏一次又一次的血腥屠刀下,這些人不投靠司馬氏,也就成為了粉末。

    在司馬氏篡權的最開端高平陵之變的時候,因為曹爽那十年幹的太出色了,所以曹魏元老們都是站在司馬懿一邊的。

    司馬懿強大的政治號召力使他表現出來的不是被目為陰謀篡權的亂臣賊子形象,而是出來匡正朝綱的功勳太傅。

    政變時,司馬懿稱高柔“君為周勃”,意即此舉在曹魏元老心中是昔日大漢朝陳平、周勃誅除諸呂安定劉氏一樣的行為。

    也因此他們覺得曹爽才是亂臣,老太傅是出來安定局麵,重新維護他們這些曹魏功勳元老的利益、安定曹魏的,他們認為司馬懿在做的才是護衛帝室。

    而曹爽所任命的大多是姻親同郡,這才是損害了當初曹魏老臣們的切身利益。

    像曆仕四代的蔣濟、高柔,孫資、劉放,這些人都信任司馬懿,再加上與司馬懿關係密切的司馬孚、王肅(也就是那位王司徒的兒子)、陳泰、荀顗、鄭袤,與曹爽集團鬧翻的北地傅氏傅嘏、範陽盧氏盧毓、陳郡何氏何曾、潁川鍾氏鍾毓,此外還有孫禮、王觀等人,這些人都是司馬懿的盟友。

    高平陵之變裏曹爽親信——他們的身份更準確是司馬懿等曹魏元老的政敵,既然站在司馬懿對立麵,姑且算是忠於曹魏的吧。

    畢竟他們肯定擁護曹魏統治,不可能支持司馬氏營立家門的行為。

    計有:

    曹爽兄弟:曹真子

    何晏:曹操養子、娶公主

    鄧颺:南陽鄧氏

    丁謐:曹操同鄉親信丁斐之子,可能是丁夫人族人

    李勝:上黨、钜鹿二郡太守李休之子

    畢軌:東平畢氏,曹魏明帝親信,曹操早年別駕畢湛之子,子娶公主

    桓範:龍亢桓氏,曹操鄉裏老宿

    而以上人物下場:夷三族

    高平陵之變裏司馬懿的兩位主要盟友太尉蔣濟和司徒高柔。

    蔣濟反對將曹爽諸人滅族,是曹魏政權的同情者,於是也就無後了,再曹魏五等封爵時獲得一個子爵而已。

    相比之下高柔的後代就顯赫多了,長子高俊大將軍掾;次子高誕,曆任三州刺史、太仆;三子高光,廷尉、尚書令,贈司空,這就是差距。

    還有高平陵之變裏支持司馬懿的士族代表是尚書陳泰和侍中許允,他們勸服了曹爽投降。

    陳泰是潁川陳氏司馬懿密友陳群之子,高平陵之變時站在司馬懿一邊非常正常,但高貴鄉公之事時,陳泰要司馬昭誅賈充以謝天下,司馬昭拒絕,於是潁川陳氏陳紀支名位遂微,不複漢魏兩朝並有重名的景象了。

    許允是河北冠族,與夏侯玄、李豐為密友,兩人被司馬師誅殺後,許允也走到了司馬家對立麵,準備趁閱兵時做掉司馬昭,然後再攻司馬師,事泄被流放樂浪,半路被追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