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七年時,京城手工業行當已有一百三十二行,是為明代之最,當時正力推改革的張居正大手一揮,把昔日手工業者沉重的“納銀”統統免除,這下更是徹底解綁,後世的很多耳熟能詳京城老字號,都是從那時起壯大。

    而這些產業,如今稍微一轉換,那麽就是守城的後備軍械來源了,紙甲、棉甲、鐵甲等等防禦武器基本上不用愁了;攻擊的武器上,原材料充足的情況下,自然也不用愁,此時的京城還不缺水,加上大明朝此時還是巍然而立的,不用多,隻要守住三五日的時間,就可以給外界信心了。

    等到半個月之後,那時候該急的就是賊軍了;城外此時一隊隊的軍士正在執行著“堅壁清野”的任務,這對遠道而來的賊軍來說,很可能是一個噩夢。

    所以,楊伊不用懂得太深奧的兵法,緊守城門拖延時間就行了,而具體的守城布署,都被楊伊分別分派了出去,足足被她洗腦了的三十多名軍官,內外城門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另外,該封堵的也已經開始做了,隻剩下幾個易守難攻的城門用來打防守反擊用的。

    而紫禁城,此時就成為了臨時的中軍大營所在,該拆的拆,大批被召集的青壯正被訓練著。

    緊急狀態全動員之後,不分老弱貴賤,都是要用的,特別是青壯,這是城中不穩定的根源,也是守城的必要力量,沒有這些青壯,這城就不好守,隻靠著那些京營,就算是楊伊來帶,了不起也就比崇禎可能會強上一點。

    “諸卿,都坐下說話。”楊伊在王位上坐好,這是崇禎的寶座,但是如今已經被楊伊讓工匠修改完畢了,基本就照著頭等艙的標準座椅修改的,此時楊伊坐下之後,客氣的吩咐此時進來的那些人坐下說話。

    這些人中,不老實的居多,不過無所謂,在目前他們還鬧不出什麽事的,或許有幾位是崇禎的鐵杆,不過這個關頭,自然也不會搗亂的,等到戰事平歇,得等到十幾天之後了,那時,楊伊自然會有處置。

    看到眾人都依言落了坐,楊伊這才臉色凝重地說:“流賊今日已到昌平,明日京師當有首戰,該如何布防,還請諸卿獻計獻策。”

    “殿下,微臣倒有些戰守之法。”說話的是王承恩,他是提督京營,自然參與過一些軍務,實際上就是崇禎軍事方麵最得力的助手。

    因此,楊伊先折服了他,攝魂加上生死符,也算是勉強能用了,不過最少隻要楊伊不去殺了崇禎,王承恩還是很好用的奴才。

    “王卿,盡可說來。”

    “啟稟殿下,早日前京城人心浮動,且戰守布置全無,若賊兵致,恐會生內變,那時恐三日難守;而現在殿下聽政,又賞銀不斷,還命可靠之人封守城門,如此,內變就不容易發生了;而此時,;老奴認為可守十日;殿下又頒布宵禁、動員條例,又在外定下堅壁清野之策,如此老奴認為能守兩月,而待天下有變。網更新最快電腦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