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做人之本、辦事之根。它是一切道德的基礎和根本,不論哪個時代、哪個國家、哪個社會,什麽階層的人,誠信的人都是社會所稱讚的,是人之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誠信”二字具有極其重要的分量。古人雲:

    “言而有信,君子也”。

    “仁義禮智信”是人們倡導並力求遵循的行為準則。子曰“人而無信,未知其可也。”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中華民族形成了重然諾、守信義的道德傳統,留下了不少“千金一諾”、“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之類的美談佳話。“誠”就是誠實、真誠,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不欺人,不造作,不掩飾。

    “誠”不僅僅是一個人為人處事的方法和態度,而且是人的道德素質借以體現的重要方麵。“信”就是守信,就是一言一行都要遵守自己的諾言,不論對自己和他人,凡是自己承諾的便一定要兌現。

    複旦大學教授陳根法指出:“誠信是宇宙的本體,又是人的存在的本體,也是價值的本體。因此,隻有透過誠,才能在道德上立本,在本體上立根,乃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人的生活世界,沒有誠信便空而不實,而無法遠於禽獸。誠信開啟了生命深處的亮點,開啟了價值之源,理想之源。”

    (一)誠信是現代人的一種義務和責任誠信是一個人思想道德素質核心的外在表現,是每個人立足社會不可或缺的“無形資產”。誠信還是一種需要,它是建立在高度自覺、完全自律的基礎上的,是為他人著想,為社會著想、認真履行合同的義務和責任來體現的一種需要。作為一種不可量化的價值評判原則,誠信這一層麵介於道德之中,是道德體係的基礎並充斥於道德體係的各個部分;而作為可以具體量化的評判指標——信用體係,誠信表現為共同默認的市場契約。在市場經濟社會,誠信是市場良好運行的最基本道德準則,這種準則是市場合同行為等發生的先決條件。

    信用是一切製度和規範得以確立和運作的基礎,也是整個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現在社會上存在許多不講信用的行為,造成誠信喪失,出現信用危機。對個體來說,誠信的失落表現為可信任度的降低;在組織上,則表現為群體的失信;而所謂信用危機是指在全社會由於普遍發生的公民和組織的經濟違約、跌破道德紅線,但不足以構成違法行為的惡意欺詐等行為並在此基礎上發生的信任危機。從經濟學的角度,信用危機是市場體製尚不健全的特殊產物,也是市場失靈在道德領域的具體體現。但是如果不對其進行必要的預防和製止,我們改革開放幾十年的奮鬥就會麵臨嚴峻的考驗。

    誠信問題在當代高等院校的大學生中也時有反映,考試作弊,惡意拖欠學費(高校畢業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會不還貸或是有意拖欠貸款),製造虛假履曆——麵對競爭激烈的社會,自己為了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得到一份好工作,也就不自覺地會誇大簡曆、偽造獲獎情況等。雖然在他們主觀意向上覺得誠信很重要,但社會競爭迫使他們選擇了投機取巧。造成大學生誠信問題有很多因素,比如政治領域的腐敗、經濟領域的製假販假、人際交往中的不信任等都強烈地表現出誠信意識的弱化和喪失。又如家庭原因,現實社會中的家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家長隻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視或根本不進行道德品質方麵的引導。失去誠信的主要原因是拜金主義和利己主義的滋長,在巨大的物質利益麵前,誠信有時似乎成了一種負擔,遠沒有金錢利益來得重要。“從眾心理”也是不誠信的原因之一,很多人不能以冷靜的頭腦來明辨是非,而是隨波逐流地跟著別人走。因此當他們看到別人作弊或是注水簡曆時,也常常會效仿;甚至覺得別人既然都這麽做,自己一個人誠信也不會得到更好回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