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功離不開青梅

第一百一十九章 青年節的演奏(1/4)

    五四青年節,周承宇隨樂團去北大演奏。

    去一次去大學演奏,還是國內數一數二的高等學府,周承宇有點緊張。

    秦嘉卉晚上有課不去了。

    下午五點多到了北大,周承宇專門看望了師母,李老的老伴兒是北大曆史係教授,周承宇帶著些水果來到師母宿舍,師母剛下課。

    “小周坐。”

    師母倒了杯水。

    “謝謝師母,師母回家嗎?”

    周承宇被牆上的照片吸引,師母和大大的合影,是前幾年青年節的,聽說今天大大來這裏考察了。

    “不回,明早八點有課。”

    師母準備晚上去禮堂看周承宇演奏。

    宿舍幹淨整潔,周承宇端著水平停在書櫃前。

    書櫃上有各國的曆史書籍,本國的最多,從夏商周開始到近代的都有,包括不同的版本,有一套的編著者周承宇看到個熟悉的名字,主編是師母,周承宇沒有大驚小怪,師母是曆史教授,在國內史學專家中也是有著大名的。

    “喜歡曆史嗎?”

    師母和煦的微笑道。

    “最喜歡的科目就是曆史。”

    周承宇如實回答。

    師母從書櫃裏拿了本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送你。”

    “謝謝師母,師母親筆簽名就更好了。”

    周承宇也不客氣,雙手接過,帶著一絲認真的微笑道。

    “給你簽。”

    師母笑著去拿鋼筆,她給很多學生送過書,很多學生讓她簽過名。

    周承宇翻到扉頁,師母一筆一畫的寫贈小周,然後日期和自己的明自。

    “最喜歡我國哪段曆史?”

    師母蓋上筆放回筆筒。

    周承宇道:“諸子百家時期。”

    “那個時期的確很精彩,雖然是長達數百年的戰亂割據時期,但也是我國文化發展最燦爛的時期,百家爭鳴,最後儒和法成為主流,二者相輔相成才能成就長久的和平盛世,中學的曆史課本是很片麵的,你們學的秦滅亡估計還是勞民傷財和暴政吧?”

    “嗯,差不多。”周承宇點了點頭,“曆史由勝者書寫的吧。”

    “就是這樣,秦國幾代人勵精圖治最終完成統一,雖然統一了板塊,但文化統一需要漫長的時間,久經戰亂要實現安居樂業也需要漫長的時間,這種時候有人煽風點火,用現在的話說帶節奏,很容易再起戰亂,而且秦統一不久,趙,楚,韓,魏等肯定有頑固分子,那時候人又迷信......秦短命是必然結果。”

    “扶蘇繼位會不會好點?”

    周承宇很喜歡聽師母講曆史。

    “不一定,那種時候化解矛盾最快的辦法是分封,但如果那麽做秦國等於白統一了,要穩固統一大勢最好的方式是消滅掉六國殘餘士族力量,劉邦建立漢朝後一開始也是通過分封暫時穩定國家,後來再除掉,這種卸磨殺驢雖然對功臣來說不厚道,但對普通人和統治來說是必要的,世襲分封的結果必然會重演周朝那樣尾大不掉。”

    “一個王朝高度士族化的時候,就會陷入危機,隋朝的科舉製極大程度緩解了這個問題,可以說科舉製是秦統一六國後最具創舉的事情,科舉製極大程度損害了士族的利益,這也是隋朝短命的一個重要因素。”

    “......”

    跟師母交談了會兒,周承宇去禮堂,演出前還需要練習練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