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贈大唐

第九百六十二章 中國算盤(1/2)

    連續過了三天。

    清華書院迎來了波斯和羅馬的學者訪問。

    陳宵賢也早就放出消息,學生們對此也全都是摩拳擦掌,搞得像是要上戰場一樣。

    對此,陳宵賢僅僅是一笑,這是大唐第一次正式的中西學術交流。

    對於這個秦漢時代就記載過的古國,大家也十分感興趣,就連不少長安城的名宿大儒們,也紛紛前來捧場。

    陳宵賢原本的預計是大家就是做做學術交流,順便讓番邦的使節給學生們上幾節課,讓學生們長長見識,沒想打引起這麽大的軒然大波。

    再想想也不奇怪,畢竟書院裏麵的孩子全都是年輕人,擁有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加上陳宵賢算是下一任的帝師了,文學館、崇文館的大學士們也十分給麵子,知道中西交流,很自然的就來了這麽多人。

    雜七雜八的加在一起,陳宵賢粗略的估算了一下,足足有三千多人。

    人多了自然就不能以授課的形式出場了,跨企鵝清華書院也沒有那麽大的教室用那這些人。幹脆也就不講課了,大家坐在一起煮茶論道吧。

    論道的地點,就選在清華的後山。

    這裏有一片開闊地,還正好有條小溪流過,山泉水上十分甘甜。

    書院的師生,和使團的學者們圍坐在空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人,但卻沒有人大聲喧嘩,大家都十分自覺的講究規矩。

    論道,其實就是學識,以及天文地理和哲學什麽的。

    陳宵賢覺得,中西方思想大對碰,不管結果怎麽樣,都將會被銘記史冊。

    秦侯爺也算是給陳宵賢這位未來帝師鋪路鍍金了。

    所以說啥人啥命,或許沒遇到秦侯爺,陳宵賢估計也就是一位鄉下的私塾先生,這輩子或許就碌碌無為終老了。

    但人家後來遇到了秦侯爺,做了李治和武瞾的老師,就這份逆天的運氣,完全秒殺死胖子李泰。在未來,隻要李治登基做了皇帝,陳宵賢妥妥的成為李治朝堂的第一大學士。

    “侯爺,人都到齊了。”

    陳宵賢見時間差不多了,開始邀請秦侯爺也去參加論道,畢竟要有一個人坐鎮。

    秦侯爺恰恰就是最佳人選,人家可是大唐第一才子,自然少不了秦長青。

    “我就不用去了吧?”秦侯爺不想參加這樣的聚會,一群老學究在一起討論哲學,是要困死人的。

    “侯爺,您可不能不去,咱書院還得靠你坐鎮呢。”

    陳宵賢笑了笑,“這麽盛大的聚會,曆史上還是第一次,侯爺是發起人,自然要過去的。主要問題是,您要不去,我們的心裏多少有點沒底。”

    秦長青也是迫於無奈,跟著陳宵賢去了後山。

    在人群裏,秦長青看到了李治。

    李治也是書院的學生,又是太子,來這裏也無可厚非。再加上秦侯爺刻意培養,現在早已今非昔比。

    論道也不是什麽比試,就是大家坐在一起嘮嘮家常,主要還是學術交流。

    洛克斯提出一個要求,就是中原的曆史,他一直覺得中原是一個神器的國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