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贈大唐

第九百五十三章 挖掘骸骨(2/2)

    李緘也是十分無奈,隻能倚靠這個辦法了。

    李緘到來之後,抽調了百名軍卒,按照馬三寶提供的地圖,找到了大概的位置,帶著李晦沿著河流開始挖掘。

    並且在幾處適合渡船、過河的地方做了標記。

    連續幾天,李晦都是親自下水,在遼水河裏麵尋找屍體。

    幸好,遼水河下麵不是淤泥,而是西沙。

    孔穎達帶著軍卒也是忙乎的熱火朝天,幾天的功夫就已經挖掘了數萬具骸骨,搭建好的木棚一遍存放屍骨,一遍裝船運回中原。

    運回的地點就在幽州,李世民讓申虛子帶領工部的工匠,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打造烈士陵園,並且樹立一座大唐英魂紀念杯!

    一艘艘大船跨海來到中原,各州府的官道早已經戒嚴,給運輸骸骨的隊伍讓利。

    沿途,百姓們自發的站在道路兩側,看著運送骸骨的隊伍,淚眼婆娑。

    與此同時,李世民下令文學館搜羅前朝軍功薄,在全國範圍內尋找每一名戰死者的名字,老李要讓每個人的名字,都刻在紀念碑上。

    全國百姓紛紛響應,各村屯的保甲們也第一次主動做事,開始搜索人員名單。同時,三大征之後,幸存下來的軍卒,也紛紛前往幽州,李世民要在幽州宴請他們,感謝他們為中原的付出,感謝他們為中原做的巨大貢獻。

    然而,幸存者的數量十不存一,多數都已經五六十歲,這讓老李要多傷感有多傷感。

    滄州、棣州、青州、登州、萊州等地,漁業暫停從,漁民們自發的將漁船清洗的幹幹淨淨,也穿過渤海,在遼水河入海口的各大港口停靠,幫助朝廷運輸骸骨。

    阿齊茲、阿普杜勒,投入了一千架牛車,來往於幽州、濱海、平洲之間。

    孔聖門人忙的滿頭大汗,不僅要登記在冊,還要對屍骨編號,防止在運輸途中遺失。

    “叔叔,找到了!”

    李晦從遼水河中冒出頭,興奮的對著利箭揮手。

    在遼水河的河底,發現了打量的屍骨,還有鎧甲和武器的殘片。

    能打撈出來的東西都是鏽跡斑斑,無法分辨是當初的隋軍還是高句麗人。

    李緘立刻讓人在上遊主壩,然後開始動員打撈。

    屍骨收斂過程十分順利,人多辦事效率高。

    但李緘等人卻遇到了瓶頸,河底的屍骨雖然很多,卻不能確定哪個父輩的屍骨。

    麵對這樣的情況,李緘和李晦叔侄兩個也一點辦法都沒有,希望這麽渺茫。

    隻能是盡量將能拚湊成型的骸骨拚湊起來,拉到幽州一同安葬。

    遠在蘇州的秦長青,也收到了李世民的旨意,你滾去幽州吧,把你能想到的全都做了,宋國公已經南下督促稅務。

    江南豪門都被抄家了,暫時掀不起什麽風浪,有三大刺史應對就好。

    秦侯爺一臉無奈,急匆匆的趕往幽州!

    ,

    ,

    。您提供大神佚名的轉贈大唐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