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贈大唐

第九百四十八章 中秋佳節(1/2)

    “是是,老公爺!這件事我門兒清,保證辦得漂漂亮亮的。”

    “陛下,您也在嘞?”老程看到李世民,急忙行禮,“陛下萬福,中秋吉祥!”

    說完嗎,老程開始抓耳撓腮,光顧著打劫晚輩了,忘記給老李準備禮物了。

    嘿嘿!

    老程咧嘴一笑,“陛下,都是俺老程對長青教導有方,才有現在的成就。在俺老程的英明教導下,生擒楊如婧,這就是送給陛下最好的禮物!”

    我呸!

    李世民瞪大了眼睛看著老程,他真心低估了老程的不要臉程度。

    “俺老程這麽優秀,也是陛下英明領導,潛移默化出來的。隻有更優秀的皇帝,才能帶出來俺老程這麽優秀的部下!大唐昌隆!天可汗萬歲!”

    於是,在一陣相互商業吹捧中,老李滿意的笑了。

    別人說著話,或許老李會不屑一顧,甚至一大嘴巴子抽過去,但老程不一樣,說啥老李都喜歡聽。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

    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

    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一詞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漢代文獻,成書於兩漢之間的《周禮》,先秦時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據記載,在漢代時,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老,賜以雄粗餅的活動。晉時亦有出現中秋賞月之舉的文字記載,不過不太普遍,晉時期中秋節在我國北方地區還不很流行。

    中秋節成為官方認定的全國性節日,大約是在貞觀年,《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

    中秋賞月風俗在唐代的長安一帶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並將中秋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才大興。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

    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在李世民登基初年,定為法定節假日和團圓日,意義重大。

    唐朝的時候,沒有月餅!

    但是,別人沒有不代表秦家莊沒有。

    還沒到中午,秦府門外停下三輛大馬車。

    隨後是一大群的侍衛駐防,裏麵先跳下了一位精神抖擻的老人,隨後是中年人,然後是一對抱孩子的夫婦。

    進門之後,老李笑了,眼睛裏還帶著點點淚花。

    “爹!”老李一個健步走過去,抓住李淵的手腕,“爹,孩兒讓你在海外受苦了!”

    老程也急忙拱手,“參見老爺!”

    “程阿醜!”李淵看向老程,“一會給老夫舞一段大斧子!”㊣ωWW.メ伍2⓪メS.С○м҈

    “老爺,放心,妥妥的。”老程拍著胸脯保證。

    “二郎,為父自登萊府登陸,一路走過來,所見所聞……”

    李淵對著李世民豎起了大拇指,“你比爹更適合做皇帝,定當名垂千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