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玖趙官家

第四十八章 疑雲(2/3)

    “往南陽自然是要從武關援護關西,但關西已然傳訊,說是未曾……”

    “雖說關西已經傳訊,未遭急襲,但從大局來看,一旦關西受襲,東京這邊反而鞭長莫及,所以,若韓太尉真是去了西京怕反而是中了金人聲東擊西、調虎離山之計!”

    “可若如此,完顏婁室真全力來攻陝州又如何?以陝州之重,一旦有失,那才是真正的東西隔絕……”

    “不能發八字軍去援嗎?說到底,陝州總是跟中原近一些的,交通方便,若完顏婁室真來攻陝州,禦營二十萬大軍,哪裏不能抽調兵力去援護?”

    不得不說,朝議還是有效果的,最起碼能讓不知兵的大臣們稍微弄懂一些局勢。

    但與此同時,也不得不承認,朝議反而使得一些戰略選擇的兩難清晰無誤的展現了出來,譬如最大的機動兵團,也就是韓世忠部去長安還是去洛陽?此時要不要發禦營後軍來援?王彥的八字軍可否適當調度,向西援護?

    每個動作,都有它的利弊,但必須要做出動作,否則便是貽誤軍機,而這個時候,就需要大略聽明白利弊的官家和宰執們一起來一錘定音了。

    當然了,畢竟是經曆了兩三年的戰事磨礪,趙官家還是有些經驗和決斷的,他稍作思索,便先在心中有了大略有了定論:

    首先,軍事上的事情發生爭執,還是該聽專家的,所以這些爭執應該以劉子羽、胡閎休等參軍,王淵、曲端、王德、王彥等將官們的意見為主;

    其次,趙玖本人總覺得完顏婁室這次出兵有些奇怪,顯得雲裏霧裏,但這種雲裏霧裏的表現配合著完顏婁室的名聲卻讓人大意不得……所以,一麵需要在全局戰略上留足餘地,一麵卻又該針對完顏婁室全力以赴。

    “朕意已決。”

    稍作猶豫之後,趙玖便於禦座中凜然出聲。

    而隨著燭火搖曳,殿上二三十人也一時嚴肅靜聽。

    “韓世忠出南陽,走武關,去長安。”趙玖當先而言。

    “臣附議。”呂好問立於殿中階下,當先做答,其餘三位宰執也齊齊拱手行禮,表示附議。

    當然附議!

    這本就是二選一的事情,本就是要趙官家當場選擇一個出來,然後宰執們附議,來達成一個合法程序的過程。

    所以一言既出,便無人再爭論此事,旁邊相侯的小林學士等近臣,也已經按照昔日淮上八公山舊例,當場開始擬旨了。

    官家決斷,宰執讚同,內製發詔,便是一道代表了帝國最高權威、不可置疑的軍國政令。

    “官家。”

    趙官家剛要繼續說下去,禦營都統製王淵忽然出列,當眾提醒了一件小事:“武關守將辛興宗與韓太尉仇怨人盡皆知,軍國重事,須做提防,莫要生無端之變。”

    趙玖心下恍然,麵上醒悟,卻是當場扭頭對正在書寫旨意的近臣下令:“翰林學士林景默。”

    “臣在!”林景默心下一突,但身形不急不緩。

    “旨意完備,你便親自送去,然後朕再與你一麵金牌,務必隨韓世忠進發長安,保證沿途不生事端。”

    林景默平靜俯首稱命,然後繼續低頭書寫旨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