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冠京華

第九十四章 細查(2/2)

    太子可是大梁的儲君啊,慧明帝如今年近五十,恐怕要不了幾年,就是新皇登基之時,他若不趁此機會在太子麵前表個態,以後哪兒還有他的立足之地。

    況且此事如果是太子授意,那定有萬全退路,加之劉炳已經承諾若事發必定保他,隻要他死咬堤壩垮塌乃天災即可,待災銀一到,少不了他的好處,不然他也不肯派人去做這遭天譴的陰損事兒。

    曆年賑災動輒就是幾百萬兩的白銀,想到這王正全不可否認地心動了,反正出事有上頭頂著,他不過聽命而為,況且他手下不是還有兩個知縣,其中一個正是堤口所在的長梅縣縣令,怕什麽。

    “不過咱們要不要開倉放糧,這幾日聚集在府衙門前的百姓越來越多,若久不安撫,我怕起民亂啊。”他又補充道,前兩天還不知道是哪個孫子召集的人,在衙門口大喊放糧,弄得群民激憤差點鬧出大事。

    布政使錢鵬瞥他一眼,“放糧?菱州城的存糧總共不過一百石,若是開倉放糧,如今城裏少說有十幾萬的災民,若叫周邊的百姓聽見風聲都跑來咱們菱州城,那些糧食夠吃幾天?護城和駐守的官兵怎麽辦?他們吃什麽?”

    這三連問把王正全弄得啞口無言。

    “好啦,王大人就不要擔心這麽多了,咱們的目標是保證菱州城裏不出動.亂,隻要城裏不亂,等救援一到,自會有人有糧。”劉炳閑適地放下茶盞。

    陳先生可是說了,隻要民不亂,餓幾天不妨事,況且災情越嚴重太子的功績也就越大,太子功績越大,自然少不了他菱州刺史的功勞,就算此事無功無過,但日後他在太子那裏的分量卻會水漲船高,未雨綢繆才是官場的生存之道。

    況且還有娘娘在呢,他一點都不擔心殿下此行會有任何阻力,他們已經將飯喂到殿下嘴邊,隻待殿下張口,就能吞下這滔天的功績。

    此時,府裏負責傳話的小廝入內,在劉炳耳邊小聲道:“大人,京裏來話了,太子殿下已動身出發,大軍約莫七日後抵達菱州。”

    他點頭,待小廝退下後對另外兩人說:“殿下七日後到達菱州,一定要保證這七日內城裏不出亂子,殿下是來賑災不是來打仗的。”

    “是,下官明白。”兩人抱拳應下。

    ……

    阿知和阿無找到長梅縣縣令許崖的時候,許崖正在和長梅縣的百姓們一起挖渠,希望能將水泄出去,涼郡和紹郡地勢低,堤壩垮塌以後衝毀了周邊無數個郡縣,水無泄口久久不出,大雨不停,導致積水越來越深。

    老百姓們若是不肯搬,遲早都會餓死在這。

    但他作為長梅縣令,隻要還有一個村民留在縣裏,他就絕不離開!

    因此當許崖看到阿知拿出來的信物時不免大喜,他以為是援軍到了,擰了把腰間衣裳的水,就著一身濕漉漉的常服就隨二人去見顧承允了。

    但當他見到顧承允時,心涼了一半,因為他寄托了所有的希望,以為顧都督是領兵前來賑災的,沒想到眼前隻有四人。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