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域檔案

外卷 朱毅傳之自殺手冊 第六十四章 生活是最好的學校(2/3)

    朱毅的話讓於倩的心裏也是很震驚,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種可能性確實是存在的,而且並不象朱毅說的隻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在心底她對朱毅就更加的佩服了,接著朱毅卻又說道:“隻是他的這種偽裝形成的時間太長的話,甚至他自己都會潛意識地進入這樣的角色,這是一種角色的習慣,所以我們想要揭穿他的偽裝就難上加難了。”

    “他本來的情況就十分的特殊,我們又不可能用太強製的手段去求證,這才是我們卡在瓶頸的關鍵,如果他真是裝的,那麽他的智慧就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了。”

    朱毅又露出了笑臉:“小於醫生,這些都是我們提出的各種假設,我說這些將不是在左右你的思維與判斷,我隻想讓你明白一件事情,我們看到一個事實,在它的背後存在了很多種可能性,不過往往隻有一種可能性是真實存在的,而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這唯一的真實給找出來!”

    於倩認真地點了點頭:“我明白了,謝謝老師,跟著您的這些日子,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

    朱毅擺了擺手:“其實生活本來就是一個最好的學校,曹雪芹在《紅樓夢》裏就說到‘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煉達及文章’,其實很多時候大家都覺得誰誰誰的知識豐富,淵博,把所有的成功都歸結於這上麵去,其實不然,很多事情需要的不是淵博的知識,而是對生活點滴的積累,就象我們在辦案的過程當中,常識更比知識重要得多,我們不會忽略知識,但卻往往會忽略常識,拿這個案子來說吧,知識部分我們可以找專業的人來解決,就如小童、小盛他們,可是對於常識來說,卻是我們自身應該具備的。”

    “心理學也是一樣,我們了解的,掌握的是人的普遍心理,再根據其個性進行個體的演繹,普遍性我們可以從前人的積累中獲得,可是對於個體性格的演繹,雖然有的是可以借鑒的,可是個體始終是存在著差異性的,這個差異性的判別需要的是什麽?是細致入微的觀察和對生活常識的掌握。”

    朱毅也不管於倩,自顧點了支煙:“我們是心理醫生,其實我倒覺得你別把自己局限在醫生這個定義上,這隻是我們根本的謀生的職業,心理學在很多的領域都是能夠普遍應用的,當然,有些人把這門學科給神化了,也有的人有意地把它弱化,不過無論怎麽樣,我們自己對它應該有正確的認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