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皇太子

第1947章

第1947章 似乎,這樣的人生就算是很圓滿了吧。朱慈烺有兒子了,將來的儲君人選有了。可以堵住了眾人的嘴,不必再勸他納妃。 每個人的追求並不相同,大多數人做了帝王。自然都想著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可朱慈烺並不一樣。 在他所接受的文明教育裏,夫妻雙方就應該是平等的。他尊重小詩詩,同樣的,對於小詩詩來說,她的整個世界就是朱慈烺。 卿本佳人,怎敢相負。如果廣納嬪妃,朱慈烺會有深深地罪惡感。 小皇子的降生,帶給了大明王朝新的希望。出身地位的不同,小皇子的降生,自然是含著金鑰匙長大的。確切的說,握著江山長大的。 皇家規矩森嚴,作為朱棣一脈的輩分,自然也不能亂了。從朱棣篡位稱帝,遷都京城。 太祖皇帝朱元璋考慮隨著子孫繁衍,可能會名字重複,於是親自為子孫們製定了取名命字的原則和方法。他為二十四個兒子的後代世係,各擬定了二十個個字,每個字為一世,稱謂:《玉牒》。 玉牒由宗人府依據世次順序取雙名,雙名中的前一個字即太祖所取,後個字則必須是一個以五行做偏旁的字, 五行則以“火、土、金、水、木”為順序,如“火”為朱元璋孫子輩命名所用偏旁。在朱元璋為二十四房子孫所取派語中,長房東宮懿文太子朱標的後裔世係派字是:“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如建文帝朱允炆,即是朱元璋長房“允”字輩,“火”行。又如最後一個皇帝崇禎朱由檢,即第四房第十代,屬“由”字輩,“木”行。 第四房燕王府也即後來成為明朝帝係的朱棣後裔世係派字是:“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促,簡靖迪先猷。” 朱棣開始子孫往後,名字的最後一個字: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有意思的是,由於古人需要避皇家諱。凡是出現過的皇家子孫名字,你都不能再用。 這就愁壞了那些朱家王爺們,於是,有人就別出心裁的開始創造新的字體。創造出來的字體,也要以“火、土、金、水、木”為順序。 誰能想得到,元璋還規定,子子孫孫的名字都要按照輩分來。也就是說,姓不能改,名字的第二個字也要按照輩分走。唯一自由發揮的第三個字,還要按照五行相生來定。 這老朱家皇族太多,生著生著,就發現這名字不夠用了。問題是,你還不能與別人重名。 這就尷尬了。 那怎麽辦,沒辦法,就隻能造字。當然你不能憑空捏造無中生有,即便是造字,也得按照“火、土、金、水、木”偏旁來取。 這就造成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我們現在學到的化學元素周期表,很多字都是取自於明朝皇室成員的名字。 1896年徐壽從俄國引進元素周期表,但是俄語版的元素名字,沒有對應的漢字,那就要翻譯。 徐壽當時就想,首先要是同音字,然後呢,最好是偏旁部首能代表這種元素的常態。於是,曆史上老朱家後代造出來的那些名字就派上了用場。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