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皇太子

第1933章

第1933章 明城牆為何號稱最堅固城牆,這一切都源自於朱元璋。明代的城池,曆經數百年的洗禮,依舊是屹立不倒。 除了技術的進步,還與朱元璋的一係列措施有關。明代的工程,極少有豆腐渣工程。隻因為,這一切都和民夫們的身家性命有關。 明代城牆號稱是古代最堅固的城牆,的確如此,有很多地方的明城牆至今為止都保存的非常好,值得一提的是,曆史上從城牆就可以看出每個朝代的昌盛與否,強大的王朝這些方麵肯定建設的非常好。但是有趣的是,在強大的王朝,他們的城牆經曆時間的洗禮後都是倒塌了,唯獨大明朝是個例外。 除了工匠精神,不是因為那個時候的人們技術水平多高,也不是因為那個時候的石料質量好。全都因朱元璋的一招,曆史上偷工減料的事情也不是現代才有的,自古以來就有。朱元璋也害怕自己修的這些東西有人故意耍滑,這個如果遇到戰時影響可是很大的。 也曾出現官員貪汙克扣,工匠們建造城池偷工減料的情況。於是一向雷厲風行的朱元璋采取了一係列問責製度,朱元璋要求在每塊磚上都要寫上製造者的名字,如果哪塊磚出了問題,不僅是製造者,當地官員全部都要擔責任。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的厲害,一言不合就是殺頭的主兒。這樣的嚴苛製度下,誰敢頂著身家性命去做一些豆腐渣工程。這可是,修建個城池都掉腦袋的。 於是,明代城池的磚牆,往往都是極其的堅固。正是這種嚴謹的態度,使得明代的工匠技藝,也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隻是,古代民夫都是免費服徭役的。也就是說,朝廷征集的民夫,都是免費的義務勞動。一文錢都沒有,每年都得免費為朝廷出力。 這還不算,這些民夫服徭役也就罷了。朝廷還不管飯,你說這氣不氣人。 這年頭,給人打工搞建設。一分錢工資都沒有,你還得自備幹糧。換成誰,誰也不肯同意。 可在這個時代,這是常態。中國古代統治者強迫平民從事的無償勞動,包括力役、雜役、軍役等。古代,凡統治者無償征調各階層人民所從事的勞務活動,皆稱為徭役,包括力役和兵役兩部分。它是統治者強加於人民身上的又一沉重負擔。 比如說漢律規定每人一生必須戍邊1年,若逢邊防緊急,則須繼續留守6個月。官富子弟可出錢雇人代役。戍邊者由官府供給衣食雜用。 更卒,是每個傅籍的男子除服正卒、戍邊兩種徭役外,每年還須在本縣服1個月的無償勞役,從事地方的土木工程、造橋修路、治理河渠、轉輸漕穀等勞動。因役人輪番服役,所以叫作“更”,役人叫作“更卒”。 不願或不能親自服役者,可出錢300雇人代役,或官府不需其親身服役而命令他出錢代役,曰“過更”,這筆代役錢稱作“更賦”。也有因特殊情況免役的,曰“複”。 免役者包括:宗室、貴族、有高爵的官僚及其親屬,縣、鄉的三老及被選為孝悌力田者;博士弟子、其他通一經者及特詔優許複除者;或生子、服喪者,逢天災兵禍之害而暫獲複除者;治河有功或皇帝巡行所經地方的人民亦得以暫時免役等等。 此外還規定,獲得1級至第4級“不更”爵位的人可以提前4年免役;爵在第9級“五大夫”以上的人可不事徭役。無功者可以出錢買爵,買爵可納粟、納錢、納奴婢,買爵到第9級以上即可免役。 這也是這個時代的人,為什麽都拚命博取功名的原因。比如說大明王朝,秀才的待遇就相當的豐厚。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