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皇太子

第1915章

第1915章 朱慈烺不懂什麽經濟學,不過有一點他很清楚。從玉泉山修一條引水管道直接到紫禁城皇宮,絕對比每日動用大量的勞力用騾馬車運輸要劃算的多。 雖然,修一條小小的引水管道對於這個時代來說,是個巨大的工程。如今以朝廷的能力,完全能夠供應的起。 國庫不能一味地增加收入,大量的錢財放在國庫中隻能是死錢。要讓這些錢財流動起來,才能帶動經濟發展。 這是朱慈烺的粗淺認知,此次修建引水管道,由戶部出錢。征集民夫,從玉泉山修一條引水管道直達紫禁城。 甚至於,隻要在紫禁城的皇宮,一打開水龍頭。就會用玉泉山的山泉水,源源不斷的流淌進來。 當然,這其中要克服一個個的技術難題。比如說,管道的建設。此外,還有水流的動力。以及小小的閥門等等,這些都需要解決。 好在,在大明這個時代,建造一條自來水管道,似乎也不是什麽難事。 大明是一個承前啟後的時代,近現代工業革命始於18世紀60年代,以棉紡織業的技術革新為始,以瓦特蒸汽機的改良和廣泛使用為樞紐,以19世紀30、40年代機器製造業機械化的實現為基本完成的標誌。 也就是說,朱慈烺完全可以使得大明王朝走在一個世界的前列。實際上,他做到了。 至少,在火器的發展上麵,他真的做到了。那麽下一步,就是提出蒸汽機,甚至於內燃機這些理論的雛形,然後開始探索和研究。 其實朱慈烺很後悔,後悔他當這個什麽九五之尊。他應該做一個太子的,至少那樣的話,自己會有時間專門研究這些工業科技。 然而凡事都有其兩麵性,比如說,他如果一直都是個太子的話。權利會受到極大的製約性,別的不說,想執行某條政令的時候,根本不可能完成。 即便是崇禎皇帝答應,可以幫助朱慈烺去執行某條政令。可是,到了下麵官員那裏,也很可能變了味。 如果是做了皇帝,那就不一樣了。一個帝王,完全可以以皇權之力,為所欲為。隻要你想,就沒有你辦不到的事。 當然,如果你驕奢淫逸,酒池肉林。最終的結局就是君臣離心離德天下大亂,然後,再由他人推翻你的暴政。 紫禁城宮門大開,朱慈烺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出了皇宮。作為母儀天下的小詩詩,則與朱慈烺同行。 這是官方的正式出巡,所以陣勢足夠的強大。一來為了彰顯皇權威嚴,二來顯得新帝體恤民情。 其實朱慈烺本不必如此做作,以他的功績,早已贏得了天下百姓的擁戴。而他其實並沒有刻意,此次出宮的真正目的,是考察玉泉山建立引水管道的事。 五十多裏的路程,看似並沒有多遠。幸運的是,從地勢上來看,修建一條引水管道完全可行。 這是一條飲用水的管道,並不是灌溉渠道。所以說,工程的質量更嚴。因為沒有塑料,更別提造出什麽PE水管之類的東西了。 想造出一條自來飲用水管道,除了使用玻璃製品以外,朱慈烺實在想不出別的辦法了。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