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皇太子

第1885章

第1885章 駙馬府,周顯起了個大早。最近公主身子乏累,周顯每天都親自起來,為妻子煮飯煎藥。 不得不說,身為一個駙馬都尉,文質彬彬的周顯,居然習得一身好廚藝。自小,周顯就對美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是因為吃,而是因為喜歡做菜。 奈何,父親周文通乃是萬曆年間欽天監的五官靈台郎。漢太史令屬官有靈台丞,掌候日月星氣。自魏至清置否,史裁不詳。唐司天台屬官有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中官靈台郎,各一人,秩均正七品下,總稱五官靈台郎,掌觀測天象。 明代五官靈台郎掌管天象,凡晴雨、風雷、雲霓、暈珥、流星、異星,匯錄冊簿,應奏者送監,密疏上聞。 雖然隻是一個從七品的官員,地位卻不容小覷。 首先,這個時代的人都相對迷信。一尤其是對於未知事物的恐懼,往往就會與天象結合在一起。 甚至於,某個官員想彈劾政敵的時候,就會假借天象來說事。尤其是,欽天監的官員。比如說,臣聞西南方向有彗星隕落,此乃不祥之兆,是朝中出現了奸臣。那個誰,禮部尚書就是個德不配位的奸臣。萬歲爺若想順應天道,萬不可逆天而行,需將此人趕緊給撤職。 這個時候,皇帝一般都會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畢竟天象這東西,誰心裏也沒有個底。越是位高權重的人,越是膽小怕死。 許多昏君,往往就會聽信了這類讒言。哪怕是,仁君也未能幸免。 史書記載中,大宋仁宗皇帝趙禎時期,這類的例子比比皆是。就連那鐵麵無私的包青天包大人,他也是為此彈劾過很多臣子。 曆史上記載的包拯並不是麵色黝黑有月牙形象,其實包拯長得並不黑。是個文質彬彬的工作狂,有名的諫官。 縱觀包拯這一生,不是彈劾就是在彈劾的路上。他彈劾販賣私鹽以牟取暴利的淮南轉運按察使張可久、役使兵士為自己織造一千六百餘匹駝毛緞子的汾州知州任弁及監守自盜的仁宗親信太監閻士良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彈劾轉運使王逵。 王逵曾數任轉運使,巧立名目盤剝百姓錢物。激起民變後,又派兵捕捉,濫用酷刑,慘遭其殺害者不計其數,因而民憤極大。但王逵與宰相陳執中、賈昌朝關係密切,又得宋仁宗青睞,故有恃無恐。為此,包拯連續七次上章彈劾,最後一次更直接指責仁宗說:“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於一王逵則幸矣,如一路不幸何!”其言激切剛直,朝野震動,輿論洶洶,朝廷終於罷免了王逵。 此外,包拯還彈劾過宰相宋庠、舒王趙元祐的女婿郭承祐和仁宗張貴妃的伯父張堯佐等人。任禦史中丞時,包拯又先後彈劾利用職權賤買富民邸舍的張方平及“在蜀燕飲過度”的宋祁,使朝廷罷免二人的三司使之職。由於包拯敢於彈劾權幸,當時社會上出現了“包彈”的諺語,世人凡見官吏“有玷缺者,必曰:‘有包彈矣。’‘包彈’之語遂布天下”。 比如說,仁宗皇帝寵幸張貴妃。愛屋及烏,便想提拔張貴妃的伯父張堯佐。於是,身為諫官的包拯第一個站了出來。 包拯知道想彈劾張堯佐不是那麽一件容易的事,畢竟皇帝罩著。於是,包拯便假借天象說:近年以來,水從城中冒出,地震、黃河泛濫,這是小人當道所致。天下都認為張堯佐主持大計,諸路苦於索求無厭,內帑受到借助的煩擾,法製凋敝,實在是因為張堯佐。臣等認為,親昵之私,聖人也不能避免,但能處理妥當,不造成危機,這才是有所得。”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