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皇太子

第1835章

第1835章 這就有點奇怪了,滿清鬧得是哪一出? 孔祥鑫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無奈之下,他隻能撤兵。 沒打過這樣的窩囊仗,自己都打到了滿清的老窩,對方卻依舊是無動於衷。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多爾袞到底是隱藏著什麽。 孔祥鑫也猜不透了,橫看豎看,這多爾袞都是在找死了。大明鐵騎北上,打到了盛京之下,多爾袞迄今為止,依舊沒有采取像樣的防禦措施。 隻是龜縮在盛京城內,閉門不出。任憑城外的明軍,如何的叫罵。 這太不尋常了,多爾袞這麽做又能堅持到幾時呢。等到大明火炮一到,破城還不是分分鍾的事。 火炮的威力在於它的爆炸力,再堅固的城牆,麵對大炮的輪番轟炸。最終,也隻能是煙消雲散。 在熱兵器麵前,城牆早已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城牆,是擋不住炮火轟擊的。 而且,這個時代的城牆雖然堅固,實際上,城牆內都是夯土。也就是說,厚達數丈的城牆,外麵包裹的是磚石。裏麵,都是夯土層。 沒辦法,這些都受製於技術的限製。如果全部都用磚石,這得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以這個時代的人們,根本完不成的工作。 明城牆一直為人津津樂道,明朝謀士朱升向朱元璋提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感覺言之有理,因此采取,朱元璋創建明朝後便一聲令下廣泛修築長線,南京明城牆興建於1366年,經曆28年,於明洪武廿六年竣工。明朝沒有混凝土,城牆經曆600多年仍完好無損。 明朝剛創建時候,綜合國力處在發展期,北元勢力軟弱,尤其是朱元璋和朱棣當政時候,對蒙古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用兵,北元勢力進一步被摧毀,明成祖遷都北京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鏟除蒙古勢力,因此明朝早期南北方分歧並不是很明顯。 成化年間,伴隨著蒙古韃靼、瓦剌諸族的興起,經常在陝西、甘肅一帶周邊鄰居擾民,濫殺無辜,從這時開始,明朝算了吧一賬,修長城比去立即征伐劃得來,因此開始了大規模的建長城。 明朝長城一部分選用和秦長城一樣的土夯方法,在一些重要的大關都選用了石條還是青石磚作為外場,裏邊填混合土壓實,也有一些鏟後牆等方法,伴隨著地形的狀況和取樣的難度係數水平而異。因為那時候明朝建築工程技術很優秀,因此建造的長城工程施工質量很高。 夯土,則是將土壤夯實,製作十分牢固的泥土,乃至比鑽石更為堅固,明城牆既采用了青石磚也采用了夯土,夯土用在古城牆內部,外界則是用青石磚進行進一步的鞏固,並且為了避免以次充好、匠人敷衍塞責等,基本上每片磚石都會刻著主管人員的姓名,從而至今,這樣的明城牆能抵禦炮石。 夯土應用的曆史很悠久,從新石器時代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一直在大規模地應用,春秋戰國階段知名人士孔子曾說:“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版築講的便是夯土工藝。 《天工開物》一書記述:用以襄墓及貯水池則灰一分入河砂,黃土層二分,用糯米、羊桃藤汁和勻,經築牢固,絕不毀壞,名曰三合土。 而滿清的城牆,都是學自於大明。在大明時代,明朝的城牆可以說是相當先進的。 滿清,自己是造不出這樣的城牆的。怎麽辦,隻能偷藝。 別的不說,黃台吉時期,投降過去的漢奸數不勝數。這些大明王朝的漢奸走狗賣國賊,給滿清帶去了先進的技術。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