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皇太子

第1737章

第1737章 放開宵禁,這一點崇禎皇帝還是能夠接受的。比起為袁崇煥平反,放開京城的宵禁,顯然來說更為合適。 隻是,崇禎皇帝同樣在猶豫。他猶豫的,是民心思變的問題。 天幹物燥小心火燭,越是繁華的京城,防火尤其加倍重要。在這個依靠木質結構還有茅草屋為居所的時代,一旦火起後果不堪設想。 別的不說,單單是紫禁城皇宮,就已經失火過好幾次。單單是官方記載的,明朝紫禁城宮殿群被五次大火焚毀。 明成祖朱棣時期的紫禁城的三大殿和現在故宮三大殿的區別。明成祖時期的三大殿是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對應位置是現在故宮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但是明成祖時期的三大殿,首先奉天殿比現在的太和殿要大三分鍾之二,而且也高。 據文獻記載,朱棣在奉天殿召集群臣,慶祝正式遷都北京。朱棣對新建的三大殿很滿意,雄偉壯闊,於是召見欽天監人員,看看三大殿的風水如何,隱含著自己的國祚會怎麽樣。 欽天監負責漏刻的博士胡奫經過一番起卦計算,告知朱棣:“今年四月初八午時”三大殿當毀。 朱棣聽後勃然大怒,隨即將博士胡奫下了大獄,直到午時三刻胡奫感覺到預測的事情未發生,於是服毒自殺。 胡奫自殺的消息剛剛匯報給朱棣,接著來報,三大殿遭雷擊起火,由於火勢較大,三大殿又連接為一體,三大殿都被大火焚毀。 朱棣和大臣心裏都認為是天譴,他的皇位是搶奪而來,不符合正統。也有人認為朱棣強行遷都北京,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得罪了不少人。好多人認為這是不詳事件,都有了遷都回南京的心思,因此三大殿也沒有馬上重建。 到了嘉靖皇帝時期,三大殿再遭雷擊起火焚毀,連帶附近的建築也燒毀了不少,史稱“丁巳之厄”。 大火焚毀宮殿後,嘉靖皇帝立馬重建,耗費巨大,重新建好三大殿。明朝自開國以來,就是敬天為主,改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分別為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其實這是嘉靖皇帝追諡自己的父親為皇帝的所謂“大禮儀”的延續,靠改名祛除晦氣,保平安而已。 而此時臣子們上朝的皇極殿,就是嘉靖時期改建的。滿朝文武大臣們,都在此早朝朝會。 萬曆二十四年三月,後廷乾清宮、坤寧宮焚毀。萬曆二十五年,歸極門起火,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因天火焚毀。 這次三大殿起火的原因很容易解釋,因為皇帝長期不上朝,宮裏麵很多值錢的寶貝,都被太監和宮女們偷偷去變賣。一下子丟失了這麽多器物,一旦東窗事發被追究下來,個個都是殺頭的死罪。 於是,這些太監宮女私自縱火燒毀宮殿,掩蓋罪行,反正三大殿已燒,來個死無對證。 最後一次,就是闖賊李自成遁走之時的焚城了。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