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皇太子

第1481章

第1481章 好消息的來的時候,擋都擋不住。崇禎皇帝做夢都沒想到,大明也有今天。 從他登基伊始起,似乎厄運一直與自己為伴,大明亡國之禍,其實真的不能都怪在崇禎皇帝頭上。 從木匠皇帝朱由校甚至於萬曆年間起,各地造反起義就已經不斷了。到了崇禎這裏,不過是最後的回光返照而已。 好歹大明到了崇禎手裏,還苦苦掙紮了十七年。換成別的皇帝,也許幾年就完蛋了。 百官們一片歌功頌德,各地終於也沒有再出現大的流寇造反。主要是,糧食作物的推廣,使得百姓們不再吃不上飯。 其實百姓們的需求及其簡單,僅需要吃飽飯而已。就是這個極其簡單的要求,曆朝曆代的皇帝,並沒有幾個人真正做到。 大人物的豪邁,小人物的悲哀。秦之綱絕而維弛,山東大擾,異姓並起,英俊烏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而天下的百姓就跟麋鹿一樣人畜無害,任人宰割。它們性情溫順,從不知反抗。 這些野心家的大人物,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挑起戰爭。最終,卻由這些苦難的百姓們埋單。 別的不說,光是中原流寇的肆虐,大明百姓人口就急劇下降了近三分之一。甚至於,有的地方千裏無人煙。 造孽啊,這都是流寇們造下的孽。也是大明王朝腐敗的根源,惹氣的民怨沸騰。 朱慈烺在四川,川地回歸大明,許多事需要處理。如今的朱慈烺聲望空前,身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的他,軍中大將雲集,死忠無數。 等處理完畢四川事宜,他再決定回京不遲。回到京城,朱慈烺再進行自己的下一步計劃。大明王朝還有許多事需要做,治貪官、收商稅、開海禁...等等這些,都需要自己親力親為。 至於為什麽朱慈烺還要在四川待一段時間,那是因為,四川有一處寶藏。 這處寶藏為朝廷所得,將來的大明就會固若金湯,所向無敵。 川西北龍門山脈老君山麓,物產不豐,交通閉塞,卻有一個曆史悠久的小鎮遺世獨存。明清時期,這裏彌漫著看不見的硝煙,暗藏著不可告人的軍機。這裏,既是古代世界上最大的火藥原料生產基地,也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藥的策源地。 這裏,就是火藥的神秘之鄉重華老君山。 硫磺與木炭隨處可見,唯有硝最難找。老君山腰,不時可看到一些或自然、或人工開鑿的坑洞。洞內依石就勢鑿就的石梯,就像被人精心打磨過一樣,這是采硝者千百年來用腳一步步磨出來的。隧道內沿途的崖石上,布滿了白色的冰渣狀物,這些都是硝石。 這裏的硝石礦儲量豐富,硝石含量極高。此處有十多處硝池的朝陽洞,可容納上萬人參與硝的提煉、運輸等工作。遠在漢代的《神農本草經》中,便有“消石出隴道”的說法。 明清時期,老君山是硝石的重要產地。可以說,為全國提供了大部分的硝石供應。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