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皇太子

第1454章

第1454章 眼珠一轉,張獻忠計上心來。他命令李定國,即刻將太子斬首,屍首懸掛於劍門關外,用以震懾明軍。 既然你想來送死,那就是你活該了。張獻忠不明白,為什麽官兵明明占據了優勢,眼看著就要勝利在望的時候,突然這個太子來了個騷操作,居然主動來勸降? 這不是找死呢麽,誰見過兵戈相向的兩軍,突然對方主帥孤身前來告訴你,投降吧,我優待俘虜。 還不等你優待俘虜,我先把你殺了,看你還如何招降。 不到萬不得已,張獻忠是絕不會投降的。他想過求和,可當他得知太子主動送上門的時候,又立刻改變了主意。大概,這是連朱慈烺都沒有想到的。 朱慈烺求賢若渴,知道李定國是個人才。於是,不惜孤身犯險的前來招降。甚至於,不顧李岩宋獻策等人的苦苦相勸。 流寇終究是流寇,能和李自成齊名的張獻忠,在曆史上留下的惡名尤甚。他殺人如麻,暴戾成性的性格不是空穴來風。 朱慈烺此舉,著實是過於冒險。 張獻忠下令,讓李定國殺死朱慈烺。然後,他派出一支軍隊,由孫可望帶領,繞過梁山寺,意圖在東山寨偷襲朱慈烺的十二團營。 李定國很快收到了張獻忠的軍令,他更是大為震驚。他看到大王竟然要殺了這個太子的時候,李定國猶豫了。 坦白說,朱慈烺若不是朝廷的人,不是當今太子的話,李定國是非常欣賞他的。 甚至於,李定國非常想交這個朋友。朱慈烺有膽略有氣魄,更重要的是,識時局。眼光看的長遠,是別人比不了的。 流寇們的眼光局限性,每每使得李定國對此都是無可奈何。即便是張獻忠,他也是一樣。 這個太子不一樣,他的眼光長遠。對於事態的發展,往往一語中的一針見血。許多真知灼見,往往使得李定國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能和太子爺這樣的人交上朋友,實乃人生一大快事。 隻是李定國也不明白,為什麽太子會在朝廷官兵占據了優勢的情況下,主動前來送死。 用李岩和宋獻策等人的話來說,就是太子爺欣賞你李定國。他們也曾苦勸,奈何太子執意如此。非得要見你,哪怕前方刀山火海。 李定國猶豫了,難道說,真的是因為太子爺欣賞自己麽。可大王對自己有恩,自己怎能背叛大王。 可是讓他此時殺了朱慈烺,李定國又有些不舍,忠義兩難全、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