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皇太子

第1439章

第1439章 之前朱慈烺也幹過這事,而且也跟崇禎提議過。隻是,當時的崇禎並沒有多想。他總覺得,查抄官員的錢用來充斥國庫,是亡國之舉。 朝廷居然窮到要查抄官員的家來充公國庫了,這樣的朝廷,哪還有官員肯為你效力。這不是動搖國本,引起朝局動蕩麽。 大明王朝不是皇帝一個人的,隻是皇帝領著數以千萬計的體製內官員組合起來的。你對自己人動手,莫不是嫌自己命長。 這種事不能太急,要三思而行。朱慈烺也曾覺得,若是過於急躁會引起一係列連鎖反應。官員人人自危,朝政體係麵臨癱瘓。 京城官員的貪汙盤根錯節,案子查的太大牽連太廣,會出大事的。 崇禎一直在擔心,朱慈烺也曾擔心過。亂世當用重典沒錯,可萬萬不能操之過急。 實際上,崇禎和朱慈烺都錯了。從查抄朱純臣和張縉嚴來看,似乎在朝中並沒有引起多大的震動。 大概是,這些做臣子的都心裏有鬼。朱純臣和張縉嚴貪贓枉法的事,他們並沒有人敢站出來多說句什麽。這罪名換成誰都是死定了,這個時候你再站出來為此二人求情,莫不是你和這二人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不成麽。那好,讓錦衣衛查查看看。 太祖皇帝朱元璋殺了十五萬貪官,朝中的多少社稷重臣都被殺光。可是,也並沒有引起朝局動蕩。 當然,這源自於朱元璋的個人魅力是很大一部分原因。盡管朱元璋殺了這麽多官員,可是旁人依舊畏懼於他的威名,無人敢造反。 崇禎一朝的大權並沒有旁落,軍政大權依舊在皇帝一人手裏。他殺貪官,懲治貪汙,似乎也沒有什麽不妥。 嚐到了甜頭的崇禎皇帝,覺得這是個不錯的辦法。這些貪官汙吏,簡直就是一隻隻待宰的雞。這才查了兩個官員,就撈了足足五百多萬兩銀子。 看看滿朝文武這些狗官們,若是把他們挨個宰了,那豈不是發財了? 宰了他們,朝政怎麽辦。 這個好辦,大明王朝最不缺的就是官員。殺了一批,再招一批便是。 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崇禎皇帝的心中醞釀。他在考慮著,什麽時候把太祖皇帝剝皮萱草的刑罰,拿出來試試。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