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皇太子

第1434章

第1434章 第三幅畫的是鹿乳奉親。說的是郯子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鑽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獵人看到了他以為是麋鹿,想射殺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免除了被誤殺的危險。 此外,還有百裏負米、齧指痛心、蘆衣順母、親嚐湯藥、拾葚異器、埋兒奉母、賣身葬父、刻木事親、湧泉躍鯉、懷橘遺親、扇枕溫衾、行傭供母、聞雷泣墓、哭竹生筍、臥冰求鯉、扼虎救父、恣蚊飽血、嚐糞憂心、乳姑不怠、滌親溺器、棄官尋母等,每一幅畫都栩栩如生的描繪出了,二十四孝中的其中一個故事。 當然,這所謂的二十四孝其實隻是一個比喻。映射為人子女的當孝順雙親,而非真的要提倡這二四十孝行中的故事。 這二十四孝中的故事,許多故事固然讓人感動。可有的故事則是要受到批判的,比如說埋兒奉母,東漢郭巨,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 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複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 這是細思極恐的,完全就是反麵教材。當然,看這個故事不能這麽理解。因為這個故事的後麵,是當他們夫妻二人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並得以兼養孩子。 郭巨的行為自然不值得提倡,是需要受到批判的。可是這二十四孝的故事,則都在深刻的描繪出,我們祖先以孝為大的道德理念。 李岩和宋獻策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以這幅畫來打動崇禎。 此時的崇禎皇帝已經油鹽不進,他對什麽事都充滿了猜忌。唯獨這幅畫,或可打動他的內心。讓崇禎皇帝良心發現,兒子其實並未有什麽反意。 朱慈烺真要造反,也完全不必等到今天。整頓三大營的時候,他完全可以趁機培養親信。當時,京城三大營,東宮衛、虎賁軍、還有錦衣衛,都在朱慈烺的掌控中。 那個時候的朱慈烺若是想逼宮,分分鍾奪了崇禎皇帝的江山。 現在朱慈烺征戰在外的時候,即便是他掌握天下兵馬,即便是他麾下雄師百萬。可是,他的目的是平寇殺敵。 況且,皇太子之位本就是他的。將來,皇帝之位自然而然的會落到自己身上。自己何苦敢冒大險,在史書上留下臭名昭著的一筆呢。 成祖永樂大帝朱棣,一生功勞無數。可是弑君篡位,一直都是他一生抹不去的最大汙點。若想青史留名,朱慈烺為什麽非得走這條路呢。 這個時候無需多餘的解釋,朱慈烺回給崇禎皇帝的隻有一幅畫,另外還有九個字‘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這就是朱慈烺的態度,讓我回京絕不可能。不克四川,不徹底剿滅張獻忠,朱慈烺誓不還師。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