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皇太子

第1378章

第1378章 從元末朱元璋渡江戰役和鄱陽湖水戰開始,到鄭成功收複台灣,明朝立國近三百年,明朝水師卻未曾遭遇一敗。 可惜中國古代軍事向來重陸戰輕水戰,因此明朝水師的光輝也就因此而淹沒了。事實上明朝水師確實是中國古代史乃至世界古代史上最強大的艦隊,鄭和下西洋的輝煌人所共知如《鄭和碑記》記載:“及臨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蠻寇之侵掠者,剿滅之。”,故大揚華夏國威。明朝中後期海防空虛,但經過戚繼光整頓,明朝水師重新煥發了戰力。 而且大明水師的裝備精良,甚至於率先以火器為主。隨著火器的大量應用,海軍戰術也隨之發生了重大改變,抗倭名將俞大猷適時提出“海戰不過是以大船勝小船,以大銃勝小銃;以多船勝寡船,以多銃勝寡銃。”,由此可見,明代的海戰很早就進入了近代的模式。在嘉靖年間,明軍的戰船一半的戰鬥人員都使用火器。 明朝水師的裝備,主要以福船為主,誕生於福建沿海的一種船型的統稱,其底尖上闊,首尖尾寬兩頭翹。建材主要為福建的鬆、杉、樟、楠木。共有六號,海戰用的福船,是指一號和二號。 抗倭名將戚繼光雲:“福船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驅,全仗風勢,倭船自來矮小如我小蒼船,故福船乘風下壓,如車碾螳螂。鬥船力而不在鬥人力”據《武備誌》雲“用火器與浪漕間,起伏蕩漾,未必能中賊。即使中矣,亦無幾何,但可假次以嚇敵人之心膽耳。所恃者有二:發射佛朗機。是惟不中,中則無船不粉,一也。以火球之類於船頭,相遇之時,從高擲下,火發而賊船焚,二也”。由此可見明朝水師船型大,幹舷高,在衝撞等近戰場合有明顯優勢。 奈何,崇禎時期的水師已經沒落。別的不說,火器的發展幾乎停滯。 並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缺乏經費。以至於洞庭湖這樣的大湖泊,成為盜匪猖獗之地。本來,洞庭湖是有水師。 不見雪蓬久,今見雪蓬屋。 圖書留四壁,白駒賁空穀。 高風人去遠,遺響振林木。 《閱洞庭水師畢登嶽陽樓》就是明代詩人鄒元標創作的一首詩。 明朝崇禎年間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記載:“洞庭方九百裏,龍陽、沅江,西南一隅耳。《防險說》記載:“郡濱洞庭,盜賊出沒。明初立洪霑、沅江、明山三哨,分軍防守。…議者以縣東北百二十裏之。”由此可見,洞庭湖水域已經是引起官府關注的著名盜區。 大明官府不斷加強洞庭湖地區軍事駐防的數量。明朝政府設立了洪霑、沅江、明山三哨,分兵把守。每哨防守汛地都有三百餘裏。後來明朝政府又相繼增兵增哨,“(澧)州北七十裏有糧倉哨,其地本名泗水口。東接安鄉、湖口,北連荊口。每值水溢,荻蘆蔽岸,支港四通,為盜賊淵藪。隆慶三年,設哨於此,增置官兵,為防禦之計”。 這些塘汛在明末之亂逐漸廢弛,進而,現在成了李自成的藏匿之所。 不過,朱慈烺身邊新晉提拔的將領,杜忠仁說道:“太子殿下,屬下有一法,或可能對付闖賊水師。” 杜忠仁,沒錯,就是那個開封城周王府的家丁,與新鄭郡主暗生情愫的那個家夥。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