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皇太子

第1325章

第1325章 明末造反的李自成曾經三次攻打開封,卻久攻不克,最後惱羞成怒扒開黃河大堤放水淹城。 曆史到這裏似乎再次重演了,凡是掘開黃河之水的人,都是曆史的罪人。他們給百姓們造成的苦難,是難以計量的。這類人,注定遺臭萬年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可他們是流寇,流寇是不講武德的。對於他們而言,注重名聲就不會當流寇了。聽聞李自成這麽一說,王得仁二話沒說,拱手回道:“闖王放心,此事包在末將身上!” 李自成“嗯”了一聲:“隻是掘堤之事需謹慎從事,孤聽聞有一人,道行高深。可讓此人帶你們前去,選擇掘挖之地。” 王得仁有些發愣:“闖王,您說的在這人是?” 李自成也有些撓頭:“此人叫黃守才,孤聽聞在這人道法高深,頗為了得。你們去把此人請來,讓他跟你們指點決堤之地。” 黃守才,王得仁其實是聽說過此人大名的。此人在民間威望極高,被百姓們喚做黃大王。 黃守才,明萬曆三十一年出生於河南偃師市嶽灘鎮王莊村,自幼天資聰穎,思維敏捷,後潛心研讀曆代治水方略,著有《禹貢注疏大中講義》、《治河方略》等書。黃守才一生中的主要事跡是治水濟民。 古時,由於伊河、洛河和黃河中下遊經常泛濫成災,這些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跡。《通誌》、《河南府誌》、《大清會典》、《黃運兩河紀略》以及洛陽、偃師的誌書上均記載了他治水的功績。人們稱讚他“功並神禹”、“活河神”。曆代滿清皇帝都給他追加封號,竟達十二個之多。 或許有人會懷疑,這廝會不會是浪得虛。還真不是,此人在治水方麵,堪比大禹。 開封金龍口黃河大堤決口,朝廷命重臣工部侍郎堵修,結果耗費銀兩數萬,決口不但未堵住,而且越衝越大。後聽說偃師的黃守才在治水上有神奇妙術,就派人去請黃守才,黃守才指派一個叫黨柱的得力助手,跳入激流中,以身卷埽堵住決口,數千民工填土,很快就將河堤修複了,黨柱卻犧牲了。這是書籍上記載的真實事情。 《池北偶談》記載,黃守才河神一職,掌管與黃河有關的許多事務。例如,他經常久久瞑目如同昏睡一般,醒後便對別人說:我剛才奉命至某地踢翻了幾條船。有的人聽說後,便按他說的去調查,結果一查果真是有船翻了,而且那個時間、地點、船隻數目都絲毫不差。這種事發生過多次,每次他說的都很準確。漸漸的他的名聲越來越大,人們都知道了他,最後李自成也知道了。 明崇禎十五年,李自成在進攻開封失敗後,終於決心用水淹之法毀滅這座不屈服於他的城市。他派人把黃大王給劫持了過來,讓他施法以保證黃河能夠灌入開封。 黃守才的大名貫徹黃河兩岸,就連王得仁也聽說過此人的赫赫威名。聽李自成要他帶此人去掘黃河,王得仁有些猶豫;“闖王,末將聽聞過此人。隻是,若叫此人去挖掘黃河,怕是他不會肯做。” 李自成冷笑一聲:“他不肯,就逼著他肯為之。” 李自成沒有再多說什麽,這個在民間百姓中人稱黃爺、黃大王的黃守才,他若是不肯挖掘黃河。王得仁便會以性命相脅,料得他不敢不從。 王得仁的手下,有足足十萬兵馬。且不說這十萬人能不能打,至少挖掘黃河不是問題。畢竟,這些流寇打仗不行,做這個可以說是老本行。 鑒於黃守才的名聲,他很快就被帶到了李自成的營中。李自成對此人倒也很器重,親自接見了他。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