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皇太子

第881章

第881章 流民四起,是這個時代的特征之一。崇禎一朝正趕上小冰河時期,天災頻發糧食減產。大明朝其實已經在步履維艱,朱慈烺過於理想化了。 他以為嚇退黃台吉打敗李自成就完了,他以為改革弊政分發土地安置流民就萬事大吉了。 大明國祚二百七十六年,一路經過多少大風大浪。無數次的風雨飄搖都挺過來了,到了崇禎一朝就亡國了。 亡國的原因不單單是流寇作亂,也不單單是滿清的南下。更不隻是貪汙橫行土地兼並,也不僅僅是不收取商稅,片帆不得下海。 不是閹黨橫行,也不是崇禎的剛愎自用、多疑寡恩。曆史上多疑刻薄的皇帝多了去了,亡國的沒有幾個。 再者說了,天啟皇帝光宗皇帝比崇禎差得遠了,他們為什麽沒亡國。 大明朝的國亡,是多種原因綜合起來的結果。其中小冰河時期的糧食減產,也是其中助推劑之一。 曆史上的小冰河時期都導致了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糧食大幅度減產,由此引發社會劇烈動蕩,人口銳減。 小冰河時期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天氣變化無常,極端天氣頻繁的發生。旱災澇災交替出現,天氣忽冷忽熱。冬季綿長寒冷,人畜都受到極大的危害。 崇禎十四年秋,大明王朝再次的迎來了氣候的變化無常。天津衛、河間府、濟南府甚至於青州府、萊州府,大明王朝大半個東北部,皆出現了災情。 旱災加上蝗災,百姓困頓苦不堪言。這對於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流民的四起勢必加劇社會的動蕩,若是安置不好他們。逼迫之下,他們勢必會造反。 到時候振臂一呼,應者雲集。朝廷再派兵圍剿,又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所以崇禎皇帝很著急,朝中臣子很慌亂。許多臣子建議,把皇莊收成的糧食,先用於賑災,以解燃眉之急。 京畿周邊郡縣今年的收成也不怎麽好,盡管崇禎一再下旨減賦,可百姓們的日子也不好過。大量的流民湧入,各地官府的糧倉紛紛告罄。再不想辦法,真的會出亂子。 皇極殿早朝,崇禎皇帝一臉的陰沉。誰能想到,眼下好不容易喘口氣的大明,又遇到這種事。 臣子們也是哭喪著臉,一個個垂頭喪氣竊竊私語。流寇不止是帶來社會治安的問題,還會帶來瘟疫、動亂、以及各種刑事案件。 “啟稟萬歲,萬歲爺不可再猶豫了。各地糧倉告罄,早日想辦法安置流民,此為上上之策。” “萬歲爺,臣還是堅持主張。速調京畿周邊各縣糧倉的糧食,再加上皇莊的那個什麽玉米。七八百萬斤的玉米產量,可以極大的緩解流民安置問題。” “臣有一議,這皇莊不還有紅薯麽。雖尚未成熟,大抵也能食用了。配上紅薯、玉米,再加上各地糧倉裏的粟米,應該能夠度過這次危機。”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