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皇太子

第627章

第627章 出賣大明的八大皇商到底幹了什麽,如此的招人憤恨。 遼東戰事頻繁,但在遼東遼西邊境卻活躍著一群特殊的商人。他們雖然都是大明的子民,卻將各種違禁物品火藥、糧食、鐵器、鹽巴、布匹、軍器、弓箭、甲胄等戰略物資走私給關外的滿清,並將滿清從漢人手裏搶來的財寶和特產運回內地,同時還利用自己在大明收集到的各種信息,為屠戮自己同胞的滿清提供各種情報。 正是這些出賣民族的奸商,造就了滿清的崛起,最終使得他們一統天下。可以說,這些奸商為滿清的崛起立下了汗馬功勞。滿清入關後,這個大清王朝當然不會忘記他們。後來的順治帝八大皇商召集北京,賜宴紫禁城,封其為皇商,賜籍內務府,穿黃馬褂,可謂風光無兩。 範永鬥,明末清初晉商代表人物,山西介休人,繼承祖業於張家口及蒙古一帶做生意,當時就為豪商。滿清崛起後,以範永鬥為代表的一批晉商開始向滿清走私鐵器、糧食等急需物資,在大明小冰川餓殍遍地的情況下有力的支持了滿清的發展。 以範永鬥為代表的明末清初八大皇商可謂是明亡的“功臣”,是名副其實的大漢奸,後來。範永鬥的孫子範毓馪,清廷賜範毓馪職太仆寺卿,用二品服。從此,範氏為皇商兼獲高官,名噪一時。這在清朝二百多年的曆史上也是罕見的,範毓馪是進入《清史稿》的惟一商人。 以遼河為界,遼河以東為遼東,以西為遼西;但大明往往把遼寧全境稱遼東,視為遼東戰線。 而此時,張家口,連接大明與滿清的地下貿易正如火如荼的展開著。作為此地實力最大的商人,範永鬥把走私貿易做的是風生水起。 張家口地處太行山、燕山和陰山山脈交匯處,是華北平原與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連接蒙古高原地區與中原的唯一要塞,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張家口這座城市重要的經濟、軍事、文化地位。 張家口大境門外元寶山一帶,逐漸形成了在曆史上被稱為“貢市”和“茶馬互市”的邊貿市場。來自蒙古草原和歐洲腹地的牲畜、皮毛、藥材、毛織品、銀器等在這裏換成了絲綢、茶業、瓷器和白糖,大境門外成為了我國北方國際易貨貿易的內陸口岸。 範永鬥的貿易做的極其隱蔽,他一路對周邊郡縣的官員大肆行賄。凡是範永鬥的貨物,一路都是大開綠燈。這也使得範永鬥愈發的膨脹,對於他來說,就沒有什麽是他不能販賣的東西。 隻要您想要,我就能給你弄來。這是滿清最滿意的地方,甚至於火藥甲胄,他範永鬥都有辦法搞定。 範永鬥將走私來的貨物,經蒙古境內,輾轉到了滿清沈陽盛京。解決了黃台吉的許多燃眉之急,尤其是各種軍器還有生活必需品。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情報。比如,明國境內的駐兵情況,以及大明個關卡的明軍布防圖。 之前,黃台吉繞道蒙古,一直打進了北京城下,後來又輾轉在山東境內作亂。擄走了大明無數百姓牛羊還有各種物資糧食金銀,情報信息尤為重要。黃台吉正是得到了明軍的布防圖,這才一路南下,如入無人之境。 這一點,範永鬥這些奸商,功不可沒。負責和範永鬥接洽的,是蒙古商人孛日帖赤那。此人,正是滿清的代表之一。 黃台吉在沈陽盛京稱帝之後,一直與蒙古進行聯姻拉攏。滿蒙一家親,努爾哈赤的時代,這種連姻就開始了。並且整個清王朝一直在延續,這是很明顯的政治聯姻,黃台吉時代發展到極致。和親甚至成為了當時滿清的國策,在清王朝有戰爭的時候,這種和親製度更是得到了體現。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