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皇太子

第519章

第519章 李自成雖然是個草莽流寇,可他能不斷壯大,其實還是有自己的個人能力的。他清楚的知道,開封府不是那麽容易打下來的。至少,短時間內手下的這幫烏合之眾並不行。 打不下來也沒關係,李自成本就做好了兩手準備。自己圍困開封府,明軍必然不會袖手旁觀。等到周邊的明軍集結,他們來馳援開封的時候。李自成就會采取和黃台極同樣的戰術,圍點打援。 攻城不行,仗著人數眾多攻打遠道而來支援的官兵,李自成還是有相當大的把握的。 再者說了,自己不怕輸。即便是輸了,逃竄到別的地方拉起旗杆再反便是。隻是,讓李自成沒想到的是,此時的河南不再是饑饉遍地的河南了。 崇禎十年,楊嗣昌會兵10萬,增餉280萬,提出“四正六隅,十麵張網”策略,限製農民軍的流動性,各個擊破,最後殲滅。此舉在兩年內頗見成效。張獻忠兵敗降明,李自成在渭南潼關南原遭遇洪承疇、孫傳庭的埋伏被擊潰,帶著劉宗敏等殘部17人躲到陝西東南的商洛山中。 崇禎十一年八月,清兵從青口山、牆子嶺兩路毀牆入關,發動了第四次入關作戰。楊嗣昌為貫徹其“安內方可攘外”的戰略,力主與清議和,但遭到宣大總督、勤王兵總指揮盧象升等人的激烈反對。崇禎和戰不定,盧象升在河北巨鹿戰死。清兵撤退後,孫傳庭、洪承疇等人均被調往遼東防範清軍,李自成在山中得以喘息。冬天,李駐紮在富水關南的生龍寨,並娶妻生子。 崇禎十二年,張獻忠在穀城再次反叛明廷,李自成從商洛山中率數千人馬殺出。崇禎十三年,李自成趁明軍主力在四川追剿張獻忠之際入河南,收留饑民,開倉而賑饑民。“遠近饑民荷鋤而往,應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絕,一呼百萬,而其勢燎原不可撲”。同年,李岩來投靠。李自成在軍隊中提出“均田免賦”口號,即民歌之“迎闖王,不納糧”。 感謝李待問,在得到朱慈烺兩百萬兩賑災錢糧之後,河南的災情為之緩解。而此時的李自成雖然組織了數十萬的流民,可其實他的內心早已叫苦不迭。 河南,並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麽容易攻占。他這次圍困開封,打下來固然最好,打不下來也得把明軍前來支援的主力打殘。 孫傳庭在潼關得知闖賊李自成已經圍困開封,當時頗為震驚。他震驚的不是李自成的神出鬼沒,而是在北京城的時候,皇太子朱慈烺就跟他說過:你此去陝西,闖賊必會圍困開封。 當時,皇太子跟自己說這些話的時候,孫傳庭還不覺得什麽。他覺得,皇太子未免有些自以為是了。直到他等到了闖賊圍困開封的消息,孫傳庭才對朱慈烺震驚不已。 這位皇太子,簡直就是三國的諸葛亮。不,即便是諸葛亮,怕也沒有這等本事。因為,接下來朱慈烺還教給他破敵之法。 此時的李自成是個流寇,僅僅就是個流寇而已。還沒有人在李自成的軍隊中提出均田免賦,也沒有人提出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的說法。因為,那是李岩歸順李自成之後的事了。 也就是說,此時,如果明軍自己率先提出‘均田免賦。打跑闖賊迎官兵,官兵來了不納糧’的口號的話... 走李自成的路,讓李自成無路可走。這是朱慈烺,教授給孫傳庭的辦法。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