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皇太子

第344章

第344章 “劉伴伴,你拿去吩咐尚膳監給煮了,約莫蒸煮一刻鍾即刻。”朱慈烺將玉米遞給來福,他想讓懿安皇後嚐嚐。 劉來福捧著玉米,飛也似的去了。說實話,忙碌了這麽久,劉來福是沒日沒夜的泡在這片地裏。曬得跟非洲雞似的,來福沒日沒夜的幹活,一天天的看著這些糧食作物日新月異,茁壯成長。他也想知道,這東西到底能不能吃。 尚膳監的人也是第一次見,他們拿去後廚,找來禦廚親自掌勺蒸煮。 禦廚們都見了奇景,沒人見過玉米是為何物。幾個廚子圍了上來,竊竊私語的看著。 殊不知,總有識貨的。一個南方的廚子,廣西的禦廚,他一眼就看出來:“這個,咦,這不是玉蜀黍麽。此物隻在南方有,怎地在這宮裏居然也出現了。咦,怎麽,這玉米這麽大?” 盡管玉米經西南陸路和西北陸路傳入中國的時間很早,但玉米在傳入雲南和甘肅等西部地區後,在明朝時並未向中國內地大規模傳播,玉米在中國的爆發,首先源於福建等東南海路的傳播。 而這個廣西的廚子,他是見過玉米的。隻是,他從未想到,這個玉米長得這麽大。 朱慈烺帶來的是新培育的品種,在大明這個時代的玉米,個頭其實隻有現代玉米的一半不到。是以,這廚子見了登覺新鮮。 “怎麽,肖福貴,你見過這東西?”一旁的禦膳總管問道。 原來這廣西來的禦廚叫肖福貴,隻見他點點頭:“回總管大人的話,小人在老家見過此物,隻是,沒見過如此之大的。” 禦膳總管點點頭:“好吧,就由你來做這道菜。這可是送給慈寧宮的,一定要給做好了。否則上頭怪罪下來,咱們可都吃罪不起。” 其實,大明朝中後期已經引進來了玉米。這種作物,隻靠民間推廣。朝廷官員對此不聞不問,很難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開。 而且,那個時代的人們眼光的局限性,使得大多數人都以為,玉米隻適合南方種植的作物。甚至,在嘉靖年間,早就由雲南土司進貢的玉米在送入北京的記載。隻是,那個時候的玉米一直被當做貢品稀罕物。 可嘉靖皇帝並沒有吃過玉米,這是為什麽,這就怪當時的尚膳監官員們了。皇帝並不是什麽都能吃得到的,尤其是那些難以獲取的、並不是時令季節的東西,禦廚一般不會送到皇帝的禦膳前。 究其原因,就是怕皇帝吃上癮了,吃過一次覺得好吃下次還要。而許多貢品的稀有性,注定不可能一年四季都有。 這個時候,一般沒有廚子願意冒著風險給皇帝送上去。而且,有時候禦廚做的菜其實並不好吃。好在皇帝大多數也沒吃過外麵的菜,他以為滿天下的飯菜都是這種味道也說不定。 當時在宮中上班中午不能回去的那些官員,有些人甚至都從自家帶飯來。原因就是,宮裏的飯菜著實難吃。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