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皇太子

第267章

第267章 “駱養性,本宮交代你幾件事,快。”朱慈烺已經感覺到了事情的嚴重性,這次老爹還不知道怎麽整自己。八成,之後想出宮都難了。 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駱養性將來還得指望跟著太子爺飛黃騰達呢,當下慌忙上前施禮道:“殿下有何吩咐?” “你,派人去澳門,你過來我細細跟你說。”朱慈烺拽過駱養性的耳朵,在他耳畔低語了幾句。 駱養性大驚,先是轉頭震驚的看著朱慈烺:“殿下,這、這不合適吧。” “有什麽不合適的,當此國難之際,那還顧得這許多。本宮不管你明搶也好,暗奪也罷,總之必須把鑄銅炮之法給本宮弄到手。” 紅夷大炮製作繁瑣,就算是大明舉國之力也未必造得出幾百上千門大炮。明朝裝備的紅夷大炮,有一部分是英國的艦載炮。當時,英國東印度公司“獨角獸”號戰艦,突遇台風,在廣東陽江附近海域沉沒。 五年後,有漁民捕魚時,撈到了炮彈。時任廣州府推官的鄧士亮正在陽江巡視海防,獲知消息後,立即組織打撈船,裝備絞車和滑輪,雇傭精通水性的民夫,在附近海域打撈出18磅艦炮三十六門,其中的二十二門包郵北京。抵京後,有十一門炮又奔赴寧遠,擊退了後金的圍攻,勝利背後有鄧士亮的默默奉獻。 雖然在湯若望的協助下造出了大炮,像是朝廷的鑄炮廠,年產量根本就跟不上軍隊的需要。而登州叛將孔有德、耿仲明渡海降清,他們給黃台極帶去了西洋造的紅衣大炮,以及葡萄牙炮師培訓的炮匠,從此之後,清軍的“山寨”紅衣大炮質量有了飛躍,數量上也越來越多。 反觀大明,此時的大明朝鑄炮技術則遠遠跟不上了。朱慈烺能對火器進行簡單的改進。能使得火藥的威力倍增,可是如何鑄炮,他還真是一頭霧水。 在澳門,有一家葡萄牙人經營的卜加勞鑄炮廠,最早與嘉靖三十六年,葡萄牙鑄炮專家伯多祿·卜加勞在西望洋山麓竹仔室村尾選擇地點開設鑄炮廠,由卜加勞親任經理。 明朝政府獲悉後,曾多次派人到澳門購買大炮。天啟四年購買4門,崇禎二年購買10門,崇禎皇帝還給安置在北京城門上的澳門大炮賜名為“神威大將軍”。 購買大炮需要花錢的,而且這些葡萄牙人不免獅子大開口。既然買炮花錢,何不將這些鑄炮的工藝或者幹脆將鑄炮的工匠擄來,自己造炮,豈不美哉! 受與煉鋼水平限製,因爐溫不高,造成鍛造生鐵太脆、熟鐵太軟,也不好掌握熔點,氣泡較多,結構簡陋,強度也差。大明自己造出來的紅夷大炮有著很多的缺點,相比之下,卜加勞鑄炮廠就先進的多。 要想得到他們的鑄炮工藝他們肯定不會給,那就不好意思了,明搶不給就暗奪。 這一點,錦衣衛最是拿手。為避免與葡萄牙人的關係惡化,朱慈烺又叮囑他:“此事要做的細密,萬不可引起與葡萄牙人的紛爭。從錦衣衛派出一些辦事沉穩之人,一定要把他們的鑄炮之法給我弄來。” 本來大明在遼東占盡優勢的,可惜,明將孔有德和耿仲明投降滿清,以數萬甲兵、百餘輕舟、全部火炮歸降後金,並合力進攻明軍。黃台極接書後即從優招降二部,並於七月命其為先鋒攻取旅順,使遼東盡為後金軍所控製。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