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皇太子

第103章

第103章 洪承疇執意讓曹變蛟護送,朱慈烺無奈,多一支軍隊倒是多一份保險:“好吧,本太子便答應下來。洪總督,事不宜遲。三月份,黃台極必然派兵來打義州。所以留給本太子的時間不多了,軍械糧草即刻兵發義州,越快越好。” 這個皇太子是最難以讓人琢磨的一個人了,說他聰明吧,他立刻做出巨大的傻事,堂堂太子之尊居然要去前線送死。而且,還信誓旦旦的說三月份黃台極會進攻義州。 你說他傻吧,可朱慈烺的邏輯嚴密,條理分明。看起來,一切似乎都能胸有成竹的樣子,這讓洪承疇有些淩亂。不止是他,就連麾下的將士們也都有些懵逼。 除了昌平總兵李守鑅,隻有他對朱慈烺是佩服的五體投地,李守鑅已經成了朱慈烺死忠,這位太子殿下在他眼裏不是人,是神。 洪承疇最終被迫無奈答應了朱慈烺的一切要求,三千張鐵胎硬弓、二十餘萬枝箭。此外,還有八門紅夷大炮。 可惜,時不我與。若是給朱慈烺足夠的時間,這些笨重落後的紅夷大炮早就被他一腳踢了。但眼下已經來不及研製更先進的大炮,隻能臨時抱佛腳將錦州成的八門大炮,一起運抵義州。 相對於朱慈烺的胡作非為,洪承疇這邊也沒閑著。他八百裏加急,將一封錦州前線的急報,交給了驛卒:“記住,以最快的速度抵達京城。若是延誤時日,軍法從事!” 驛卒結果文書一看,不由得驚出一身冷汗。總督大人給他的,竟然是奏報中級別最高的急報-八百裏加急。 明朝的文件傳輸靠得是驛站,一般每隔二十裏裏有一個驛站,一旦需要傳遞的公文上注明“馬上飛遞”的字樣,就必須按規定以每天三百裏的速度傳遞。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傳送的速度可達到每天四百裏、六百裏、最快達到八百裏。 崇禎裁撤掉大部分驛站,遼東直達京城的驛站卻保留了下來。傳遞緊急文件時,每個驛站都用快馬,這樣,雖然不是千裏馬,但每匹馬都拚命跑,也可以一日千裏,“八百裏加急”專用來表示緊急情況下的信息傳遞。 當下驛卒不敢怠慢,拿著急報,飛也似的快馬加鞭就去了。 官道中,一名驛卒懷揣著薊遼總督洪承疇的八百裏加急文件,正火急火燎的趕往京城。然而,這驛卒飛馳之後不久,身後另一名驛卒,也跟著快馬加鞭的往京城駛去。看來,各地的急報都不少。官道,很久沒有這麽熱鬧了。 朱慈烺訛了洪承疇一大批的軍械,浩浩蕩蕩的帶著近萬人入駐義州。到了義州城,朱慈烺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難怪洪承疇說,義州無城亦無防。看著殘破的城牆,邊關連年的戰亂,使得這座城池早已幾成廢墟。 要想在這座廢墟上,重新起一座固若金湯的城池,似乎是癡人說夢。本來朱慈烺是想搶在黃台極之前,搶占義州,在此地修築城牆,和錦州廣寧互為犄角。 可是到了這裏一看,朱慈烺不由得寒毛直豎:“唉,這他娘的,這不就是一座廢墟呢麽。” 義州衛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二年,都指揮何浩在舊城址築義州衛土城。明宣德元年,都指揮楚勇改為土石磚城,後又多次修葺。古城呈正方形,周圍九裏十步,城牆高3丈,底寬一丈八,頂寬一丈二。牆頂上外有垛口,內有欄牆,中間為馬道。城牆四周有炮台十六座,垛口八百餘。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