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329章曆史的回顧(1/5)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7周年,這一偉大勝利,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光明前景。

    我們要牢記由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曆史,牢記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偉大貢獻,珍視和平、警示未來。

    本章根據當時材料(文章、日記、報刊等的記載)簡單介紹一下77年前雲南的慶祝活動。

    抗戰期間在昆明就讀西南聯大的汪曾祺,在《落魄》中寫道:“雲南老百姓管勝利、戰爭結束叫‘炮仗響’,他們不說勝利、不說戰爭結束,而說是‘炮仗響’。”

    這話寫於1947年6月,切近曆史現場,真實性無需懷疑。不說勝利、不說戰爭結束,而說“炮仗響”,是昆明老百姓的機智。

    那麽,昆明慶祝抗日戰爭勝利的炮仗是何時響起的呢?

    一般人會不假思索地認為,是1945年的8月15日。因為,這一天是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的日子,一些國家也以這一天為勝利紀念日。

    但實際情況未必如此。要弄清這個問題,必須從抗戰勝利消息的傳播說起。

    1945年8月10日下午八時,昆明的《朝報》發行的號外。

    當時最快捷最權威的消息傳播方式,是無線電台廣播。

    最近網上盛傳一個視頻,說1945年8月10日駐重慶的美軍聯絡處得到日本要投降的消息,立即轉報國民政府,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當晚將這一消息播出。

    據昆明廣播史研究專家戴美政介紹,自抗戰中期開始,9座官方電台的重要消息均按重慶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的指示播出,昆明廣播電台即遵指示於同晚播出了日本投降的消息。

    這樣,應該說,昆明的勝利炮仗就是8月10日晚響的。

    中華書局2018年出版的《鄭天挺西南聯大日記》印證了此事。

    西南聯大總務長鄭天挺教授,在1945年8月10的日記中記下了他的親身見聞:

    這一天晚上七時,鄭天挺出席北大校長蔣夢麟為女兒舉行的訂婚宴。

    “飲饌畢,正在雜談,忽聞爆竹聲,餘出詢於宜興,謂傳言日本求和,陳福田遂急乘車往美軍打聽,據雲確已投降,但須十一時半由華盛頓正式宣布。聞之狂喜,歡呼迄十時……餘與雪屏乃步歸,沿街而立者不知其數,爆竹不絕,汽車遊行者甚至放信號槍,正義路擁擠幾不能通過。”

    當晚11時半後,“石柏宓①送來湯公函,言敵人已降……”。

    從這則日記可知,鄭天挺在10日晚間的宴會上即聽到日本求和的消息,但正式消息要當晚11時半由華盛頓發布,而昆明街頭已經開始狂歡慶祝。

    當晚11時半後,石柏宓送來信函,再次確認了日本即將投降的消息。

    1945年9月4日《新聞報》報道指定中國戰區十五個受降區主官的號外。

    而在8月11日,西南聯大教授李廣田的日記對此也作了證實:

    “昨晚已有了日本投降的消息。今天11點,有人來說:昨晚廣播,蘇聯四路出兵,美國的原子彈炸光了長崎,六十餘萬人全被炸死,日本已由中立國向中美英蘇提出投降,條件是隻保留天皇。昆明全夜未睡,滿城鞭炮聲”。

    當時李廣田利用暑假時間在呈貢鬥南村寫長篇《引力》,仿佛在與“勝利”賽跑,慶祝勝利之時,他寫出了的最後一句話。

    鄭天挺日記的“爆竹不絕”和李廣田日記的“滿城鞭炮聲”,是曆史的記錄。

    1945年8月15日《雲南日報》的號外。

    1945年8月11日出版的《雲南日報》和《中央日報》都刊登了勝利的喜訊。

    《雲南日報》刊發日本投降消息:“美新聞處訊重慶十一日電:重慶國際廣播電台於今晨二時發表軍委會聲明稱:日本政府已於八月十日下午八時向中、美、英、蘇投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