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324章開辟河南抗日根據地(1/4)

    1944年4月18日,侵華日軍開始實施打通大陸交通線作戰的第一步——平漢作戰,一個月內從國民黨軍隊手裏奪取了鄭州、許昌,打通了平漢鐵路。

    在日軍進攻麵前,國民黨軍隊大多一觸即潰,8個月間,相繼喪失了河南、湖南、廣西等省的大片國土,其中河南境內37天丟失了38座縣城。

    為了解放河南人民,收複失地,1944年7月25日,中共中央及時作出了向河南敵後進軍,開辟河南抗日根據地,控製中原戰略要地的部署。

    關於這一段曆史,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一處處長張守四說,1944年的河南敵後抗戰中,豫西抗日根據地、冀魯豫根據地、豫鄂邊根據地、水東抗日根據地的將士不畏犧牲,開辟敵後戰場、開展遊擊戰爭、深入發動群眾、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建立起了陝北和華北、華中抗日根據地的戰略聯係,阻止了日寇西進,為爭取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本章為大家較為詳細地講述這一段曆史。

    位於鞏義市新中鎮深山區的豫西抗日根據地紀念館此前並不為人熟悉。負責紀念館管理的鄭旅集團董事長程長山說,豫西抗日根據地紀念館是河南省唯一全麵反映豫西抗日戰爭曆史的專題紀念館,是河南省及鄭州市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場所。

    紀念館坐落於鞏義市新中鎮柏茂莊園內。紀念館以鞏義三大莊園之一的柏茂莊園1、2號院為館舍,建築麵積約5000平方米,抗日戰爭時期,這裏曾是豫西抗日獨立支隊(即豫西抗日第一支隊)司令部和豫西行政專員公署所在地。

    紀念館有展室50餘間,其中窯洞20餘孔、樓房20餘間,展覽麵積約1500平方米。館內共布展曆史照片近500張、文物200多件,原景再現展室2個,再現了豫西抗日根據地軍民同仇敵愾、浴血奮戰的恢弘曆史畫卷。

    豫西抗日根據地是中共在全國淪陷區建立的十九個較大的抗日根據地之一,為全國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從1944年9月至1944年底,豫西地區先後被解放的村鎮有4676個、人口113萬,建立的縣級抗日政權有11個,第一支隊順利完成了先遣豫西的任務,為八路軍大部隊挺進豫西創造了良好條件。

    1944年11月至1945年4月,中央又先後派豫西抗日二至六支隊進入豫西,在豫西大地燃起抗日烽火。到日本投降時,豫西大地上已建立抗日縣政權26個,抗日根據地人口達300萬。

    像這樣的抗日紀念館、紀念遺址,在河南的各個老區還有很多。

    2021年6月,與豫西抗日根據地紀念館一同被列入黨史教育基地的還有冀魯豫邊區顏村鋪革命舊址(濮陽市)、鄂豫邊省委革命紀念館(泌陽縣)、晉豫邊革命紀念館(濟源市)等。

    說起豫西抗日史,必須要談到大名鼎鼎的“皮徐支隊”。“皮徐”指的是豫西抗日獨立支隊司令員皮定均、政委徐子榮,特別是皮定均,他“皮司令”、“皮旅”的名聲在豫西曾經無人不知。

    皮定均從1944年9月到1945年9月在豫西征戰了一年,但他與豫西的情誼,卻跨越時間的長河,延續至今。

    皮定均的回憶錄用大量的篇幅都在寫豫西歲月。皮定均曾在一篇流傳甚廣的文章《中嶽狂飆》中詳細講述了在豫西艱苦抗戰一年的經曆,文中充滿了他對豫西根據地人民的無限深情。

    去世後,他的一部分骨灰安葬在了登封,兒女也會時不時到豫西走訪。豫西人對他也充滿了崇敬,他的故事在民間口口相傳。

    1944年9月5日,以皮定均為司令員、徐子榮為政委的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從林縣誓師出發,強渡黃河,跨越隴海鐵路線,挺進嵩山、箕山地區開辟了根據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