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310章玩火必自焚(續完)(2/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川軍與新四軍在皖南事變中兩敗俱傷。在新四軍部隊從北向西突圍過程中,設於茂林的第144師指揮所,曾被新四軍部隊擊毀,師長唐明昭幾乎被擒獲。

    為此,上官雲相必欲將唐明昭正法,以振軍心。但戰區長官部因考慮到唐明昭是唐式遵的弟弟,怕惹起麻煩,僅將唐明昭撤去師長職務了事。

    唐明昭被撤職後,144師也被分化瓦解。所以,川軍在皖南事變中並未得到好處,反而受到打擊。

    駐皖南川軍對蔣介石吞並異己的做法極為不滿。在這種情況下,新四軍軍部指示七師做好川軍的統戰工作:

    “皖南工作基本上應切實堅持完整的統一戰線原則……切實研究爭取國民黨軍隊同情的工作,特別是爭取川軍工作。”

    新四軍七師皖南部隊提出“爭取川軍,打擊土頑,堅決與敵偽鬥爭”的口號,編印散發《告川軍同胞書》,宣傳團結抗日。

    通過釋放俘虜、建立經商關係,使雙方處於休戰狀態。

    皖江抗日根據地在皖南事變以後成立了長江遊擊總隊。“總隊的任務是做好敵偽軍和團結川軍的工作,使沿江一帶的統戰工作得到健康發展。”

    曾希聖曾對皖南軍部的友軍工作進行評價:“有人說,皖南交朋友工作沒有做,還是不對的。川軍所以不能不調走,就是因為與我們有來往。”

    在皖南事變以後,川軍逐漸認清了蔣介石吞並異己的真實麵目,一直到抗戰結束,川軍與新四軍基本上沒有發生大規模的磨擦。

    川軍內部派係林立,在安徽又沒有地盤,因此很軟弱,沒有兵員、餉源,處處要依賴於中央。

    在皖南事變中,川軍、東北軍都在第三戰區的脅迫下進攻新四軍。

    項英說:“川軍素守中立以自保,但受迫還必進攻我,企圖自保;東北軍一部,下層依賴上層,避免往來,川軍亦如此;中央軍向來拒絕與我接近,更沒有掩護我及與我一致行動的可能。此間統戰僅能消極工作,因他們均不願往來,一貫如此。”

    項英的說法反映了在安徽的雜牌軍政治態度的軟弱:他們為了圖存,不得不屈從於蔣介石的意誌,對我軍的態度發生動搖。

    皖南是第三戰區司令長官總部所在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以顧祝同為代表的頑固派的勢力相當強大,而且又代表著國民黨中央軍,所以川軍在影響力方麵與中央係相比是較小的。

    頑固派通過派遣聯絡參謀、撤換進步將領、威脅等手段離間川軍、東北軍等友軍同新四軍的關係。

    “郭勳祺同陳毅等新四軍領導人的交往,第50軍與新四軍的聯防、配合作戰以及頻繁的友好往來,均被第50軍內的反共頑固分子告密。”

    1939年冬,在國民黨第3戰區向日軍發動的冬季攻勢結束不久,蔣介石竟給郭勳祺加上“作戰不力”的罪名,撤去了他的第50軍軍長的職務。

    “第二十三集團軍司令部參謀處長周某,有人檢舉他係共產黨的地下工作者,竟被抓去槍殺。”

    顧祝同還在徽州秘密軍事會議上極力推薦上官雲相擔任皖南軍事指揮,以架空唐式遵。

    “唐式遵、張文清等將領雖然對顧祝同歧視雜牌軍不滿,但懾於蔣、顧的聲威,也未敢表示異議。”

    所以說,抗戰中後期,對抗戰持消極觀望態度的蔣軍一方麵不斷和八路軍、新四軍發生摩擦,一方麵其內部嫡係部隊和雜牌軍的矛盾也愈演愈烈,有時甚至發展到公開火並的局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