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305章喋血皖南③(1/5)

    皖南事變時,馬長炎任新四軍三支隊五團二營副營長。

    1941年1月12日下午,在東流山激戰中,二營營長陳仁洪左胸負傷,棉衣被鮮血染紅。

    馬長炎立即接過指揮權,繼續指揮戰鬥,不幸左肩胛骨被打穿,也負了重傷。

    黃昏時,馬長炎和陳仁洪被抬下陣地。

    這時,團政治處副主任何誌遠趕來探望他們,看過傷情後,他說:團裏已經接到葉軍長的命令,準備在今天黃昏以後突圍。

    又說,你們打得很好!請放心,團裏已經商量好了,準備給你們每人組織十幾個小夥子,輪換抬你們一起突圍。

    陳仁洪和馬長炎均感到不安,他們說:我們負傷以後,不能帶兵打仗,已經焦急萬分,如果再讓同誌們抬著突圍,會給部隊行動帶來很多麻煩,我們不能再拖累部隊。如果組織上相信我們,就讓我們帶一個衛生指導員,一個偵察班,就地隱蔽養傷,如有可能活下來,傷愈以後,待機過江,爭取早日歸隊。

    他們的請求得到了團部的批準。就這樣,馬長炎和陳仁洪等人便帶了一些藥品、糧食、食鹽,揮別了正在戰鬥的戰友們,就地隱蔽養傷。

    他們風餐露宿,連續摸索了四五個晚上,走到離石井坑10公裏左右的一個叫石板坑的地方。

    那裏是一個林密坡陡的山穀,到處生長著茂密的鬆樹、冬青、竹子和一人高的荒草。

    山頂上有敵人的哨兵,他們能聽見敵人搜山的吆喝聲,但敵人卻看不見他們。

    憑著長期遊擊戰爭的經驗,他們決定在這個地方住下來。

    又過了一些天,敵人不再搜山了,但是對上下山的道路仍控製得很緊。

    山上沒有水,生米也嚼完了。在這嚴酷的環境麵前,為了解決吃的問題,大家就在山上挖野菜、找野果和無毒的植物充饑。

    堅持到2月,敵人的封鎖開始放鬆下來。馬長炎和陳仁洪的傷勢也大有好轉,可以輕微活動了。

    一天,他們從山坡上看見山腰裏冒著一縷白煙,也可以聽到狗叫的聲音,晚上還可看到隱隱約約的燈光,於是判斷那裏肯定有人家。

    馬長炎和陳仁洪商量,決定到那裏去看看,了解一下情況,再弄點吃的。他們走到這戶老鄉的門前,叫開了門。

    門裏走出一個30多歲的老鄉。他一見到馬長炎等人胳膊上的“抗敵”袖章,知道他們是新四軍,就立刻把他們領進屋,把家裏人都喊了出來,讓妻子燒了一鍋香噴噴的米飯,還給他們端來了蜜棗。

    在交談中,馬長炎知道這戶人家姓鳳,老人家叫鳳大恕,兒子叫鳳誌旺,會做木匠活。

    於是,馬長炎等便稱呼老人家為鳳大爺,叫他兒子為鳳木匠。

    鳳木匠說,皖南事變以後,國民黨把這裏的老百姓害苦了,鄉親們說,國民黨是壞人作孽,新四軍是好人受難,你們總有一天要打回來。

    又說,現在國民黨查得很嚴,我家屋子後麵那邊山坡上就有二三十個敵人,天天在那卡路口,你們千萬不要輕易下山。

    當他得知馬長炎、陳仁洪等人在後麵山坡上露宿時,急忙說:“現在山上到處是雪,你們身上又有傷,那怎麽行!我家山後有一座舊木炭窯,擋風避雨,你們可以進去住。

    當晚,鳳木匠就把他們帶到木炭窯,還背來一大捆茅草鋪在窯裏,大家痛痛快快地睡了一個好覺。

    從此,鳳木匠經常裝作上山砍柴,悄悄地來看馬長炎等人,並送一些吃的東西來。

    此外,鳳木匠父子倆還經常下山幫他們打聽消息,買米、買菜。時間一長,引起了敵人對他家的注意和懷疑。

    一天晚上,馬長炎和陳仁洪等人來到鳳大爺家,一進屋就覺得出了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