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271章六參政員訪問延安(1/2)

    1945年7月1日至5日,國民參政會的褚輔成、黃炎培、冷遹、傅斯年、左舜生、章伯鈞六位參政員訪問了延安,受到了高規格的熱情招待,使他們感觸很深。

    國民參政會成立於1938年7月,是國民黨政府設立的包括全國各抗日黨派領袖及無黨派知名人士參加的谘詢性質的機構。

    我黨方麵的毛主席、林伯渠、吳玉章、董必武、陳紹禹、秦邦憲、鄧穎超七人被國民黨當局遴選為該會參政員。

    在1944年9月召開的國民參政會三屆三次大會上,林伯渠同誌代表中國共產黨首次提出結束國民黨一黨專政,召開各黨派參加的國事會議,建立民主聯合政府,改組失敗主義的軍事統帥部的政治主張。

    10月10日,周恩來同誌發表了《如何解決》的重要講話,進一步具體闡明中國共產黨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和實施步驟。

    11月和1945年1月,周恩來專為建立聯合政府一事,兩次到重慶與國民黨談判。

    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反映了人民的願望,得到了各階層愛國人士的積極響應。

    然而,代表著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國民黨,拒不接受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愛國人士的意見,堅持反共、反人民的獨裁政策。

    在1945年5月召開的國民黨“六大”上決定召開一黨包辦的“國民大會”用以抵製中共和民主黨派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中斷了國共兩黨的商談,並積極準備反共反人民的內戰。

    在這種形勢下,中國共產黨於1945年6月16日發表聲明,宣布不參加即將召開的國民參政會。

    並堅決反對國民黨“六大”決定的國民黨一手包辦的分裂人民、準備內戰的“國民大會”。

    國共兩黨的尖銳對立和鬥爭,引起一部分民主人士深深的憂慮。國民參政會中的七位參政員褚輔成、黃炎培、冷遹、王雲五、傅斯年、左舜生、章伯鈞,於6月2日致電延安毛澤東、周恩來,申述了他們的願望:

    延安毛澤東、周恩來先生惠鑒:

    團結問題之政治解決,久為國人所渴望,自商談停頓,參政會同仁深為焦慮。目前經輔成等一度集商,一致希望繼續商談。先請王若飛先生電聞,計達左右。現同仁鑒於國際國內一般情形,惟有從速完成團結,俾抗戰勝利早臨,即建國新奠實基。

    於此敬掬公意,佇候明教。

    毛主席、周副主席收到七參政員的電報後,為進一步闡明我黨的政治主張,爭取更多的民主人士,揭露國民黨獨裁、內戰政策,於6月18日複電褚輔成等七位參政員,邀請他們來延安商談國事。

    電文說:“……倘因人民渴望團結,諸公熱心呼籲,促使當局醒悟,放棄一黨專政,召開黨派會議,商組聯合政府,並立即實行最迫切的民主改革,則敝黨無不樂於商談。諸公專臨延安賜教,不勝歡迎之至,何日啟程,乞先電示。掃榻以待,不盡欲言。”

    王雲五在啟程前忽然稱病而未能成行。其他六位參政員乘飛機於7月1日下午1時到延安。

    黨中央和邊區政府領導同誌毛澤東、朱德、林伯渠、吳玉章、周恩來、鄧穎超、秦邦憲、張聞天、林彪、葉劍英、徐特立、李富春、楊尚昆、謝覺哉等都到飛機場迎接。

    六參政員到延安的第二天下午,即與我黨代表毛澤東、朱德、周恩來、林伯渠、劉少奇、張聞天、任弼時、王若飛舉行正式的會談。

    會談的氣氛坦率、自然、誠懇。雙方各抒已見,暢所欲言,共商國事,十分融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