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242章三毀三建烈士墓(3/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5月,閩贛省革命委員會在黎川湖坊成立,他當選為執行委員。

    6月,調紅軍大學高級班學習。

    10月,任紅軍第19師師長。後任獨立第24師師長,率部參加了第五次反“圍剿”戰鬥。

    1934年2月,在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

    紅軍主力長征後,他率獨立24師在粵贛邊境開展了艱苦卓絕的遊擊戰。

    1935年1月,在一次戰鬥中負重傷,3月任粵贛邊區軍政委員會副主席,6月因傷病加重被護送到上海治療。

    1936年底傷愈後到達延安,先後擔任抗日軍政大學第二科科長,陝北武裝部長。

    1937年8月,抗日戰爭爆發後,出席中共中央在陝北洛川舉行的政治局擴大會議,會後任八路軍115師343旅副旅長,率部在平型關右側擔任主攻任務,重創日軍板垣師團。

    1937年任晉察冀軍區第四軍分區司令員。他們發動群眾,建立抗日武裝,改造鄉村政權,收編地方武裝“聯莊會”。

    幾個月的時間,發展了相當於3個團的區隊,粉碎了敵人數次“掃蕩”和“蠶食”。

    在著名的溫塘戰鬥中,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殲滅日、偽軍1000多人,使四分區後來成為晉察冀邊區的模範抗日根據地。

    1937年11月,以聶榮臻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晉察冀軍區成立,周建屏任晉察冀軍區四分區司令員,並奉聶榮臻司令員的命令,擴大整編部隊。不久,他率部參加晉察冀根據地粉碎日軍“八路圍攻”的戰鬥。

    1938年四分區司令部遷至太行山東麓的河北平山縣小覺鎮。

    周建屏率領分區機關和部隊,在日偽軍殘酷的“封鎖”、“分割”、“掃蕩”和“蠶食”的極端困難條件下,宣傳群眾,支持群眾抗日。

    領導開展減租減息,幫助地方發展生產,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動員群眾踴躍參軍,建立地方抗日武裝,壯大主力部隊,開創和鞏固了模範抗日根據地。

    周建屏戎馬倥傯30年,先後七次負傷。由於艱苦的戰爭環境和頻繁的轉戰、作戰,1938年6月13日,周建屏舊傷複發不治去世,終年四十七歲。

    1940年八月,以平山、井陘、獲鹿各一部分區域置建屏縣(俗稱“東建屏“),1945年10月撤銷建屏縣,把平山縣西部區域析出置建屏縣(俗稱“西建屏“),東部區域仍為平山縣。

    1958年9月,將建屏、平山合並,稱平山縣。

    1937年9月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路集團軍115師343旅副旅長,被國民政府授予少將軍銜。

    1937年11月奉命和劉道生率部開辟晉察冀軍區4分區,任晉察冀軍區四分區司令員。

    周建屏留下了最後的遺言:“你們替我轉告官兵和民眾,要抗日到底……”後人評價,鐵骨錚錚,抗日到底。

    他去世後,當地群眾在太行山山腰裏,為周建屏建起一座烈士墓。日軍先後三次“掃蕩”小覺鎮,三次炸毀周建屏烈士墓,可是群眾又三次修複起烈士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