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208章豫湘桂戰役①(1/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豫湘桂戰役,也叫豫湘桂會戰,是日本陸軍於1944年4月至12月期間貫穿中國河南、湖南和廣西三地進行的大規模進攻戰役。

    豫湘桂戰役由於決策層的原因到後來演變成大潰退。豫湘桂戰役的大潰退是抗戰以來國民黨正麵戰場的第二次大潰退。

    8個月中,中國在豫湘桂戰場上損失兵力50-60餘萬人,喪失4個省會和146座城市(豫中會戰37天失38城)、7個空軍基地和36個飛機場,喪失國土20多萬平方公裏、6000萬人民。

    日軍在豫湘桂戰役中,侵占了中國大片地區,形式上雖完成了打通大陸交通線的作戰計劃。但日軍在此次作戰中,付出了重大的代價,損失慘重。

    因無力保障在中國大陸交通線暢通,同時也未能阻擋美機空襲日本本土。

    日軍之所以發動豫湘桂戰役,是有其深刻的國際背景。

    從1943年夏秋以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形勢發生轉折,中國持續抗擊日寇,牽製了日本大部陸軍兵力。

    在歐洲戰場,德意法西斯逐漸潰敗,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也接連失敗,海上交通線被切斷,南洋日軍麵臨被切割的困境。

    為此,日本困獸猶鬥,製定了從中國戰場尋求突破,企圖固守大陸以堅持長期戰爭的計劃。

    因此,表麵看來是日本的積極進攻作戰,本質上卻是出於防禦目的。

    這是因為,1943年,同盟國反法西斯戰爭轉入戰略反攻和進攻,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屢遭失敗,使南洋(東南亞)各地軍隊的海上交通線受到威脅。

    日軍被分割成幾塊,始終不能形成完整的戰略體係。而陸軍主力深陷中國不能自拔,給日軍轉用兵力於太平洋造成極大牽製,導致太平洋兵力不繼,不斷失敗。

    為此,日軍企圖以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企圖將侵華日軍各部分貫通起來,並聯係被切斷海上交通的南洋日軍,以保護本土和東海海上交通安全。

    另外,從中國大陸各個基地起飛的盟軍飛機直接轟炸日軍甚至日本本土,這意味著盟軍同時可以對日本本土日本發動大規模空襲。

    此舉使日本異常恐懼,繼1942年的浙贛會戰後,打掉在中國的空軍基地,也是日本加速推行豫湘桂戰役的直接原因。

    豫湘桂戰役經過幾個階段,容本章一一述來:

    1、豫中會戰1944年2月,日軍華北方麵軍按照大本營的《一號作戰綱要》,開始研究製訂打通大陸縱貫平漢鐵路南部沿線地區的計劃,即豫中會戰計劃。

    其作戰方針是從1944年春季起,先突破對方正麵陣地,將主力集結於黃河南岸,佯作沿平漢線南下,進至許昌或郾城地區後,向西遷回,圍殲第1戰區主力,並打通平漢線。

    1944年春,日軍華北方麵軍在深感兵力不足、難以維持占領區的情況下,進一步調整部署,抽調兵力向豫北集結,進行豫中作戰的準備。

    在豫中方麵,首先搶修黃河鐵橋,重建邙山頭據點,並將平漢鐵路北段由小冀修複至黃河北岸。

    至4月初,日軍先後抽調東北及華北地區兵力,共約4個師團、4個獨立旅團、1個坦克師團及1個騎兵團,總計約15萬人,由華北方麵軍司令官岡村寧次指揮。

    至4月中旬,日軍第62、第110、第27師團、坦克第3師團及獨立步兵第9旅團集結於博愛以東、新鄉以南黃河北岸地區。

    第38師團、獨立混成第7旅團及騎兵第4旅團,集結於開封附近地區。

    第69師團、獨立混成第3旅團集結於垣曲地區,並將鄭州以北黃河大鐵橋完全修複。

    為配合豫中作戰,日軍另以第11集團軍獨立第11步兵旅團由信陽北犯,從南北沿平漢線對進,分路向豫中進攻。

    中國第1戰區在汜水、廣武、鄭州、中牟、尉氏河防一線和許昌、遂平之平漢鐵路沿線以及密縣、臨汝、襄城、洛陽等縱深地區,部署有8個集團軍共17個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