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189章伏牛山深處(1/5)

    過三福見不到玲瓏王,心裏很憋屈,就想著以前玲瓏王對他的好;現在玲瓏王竟然跟自已過不去,不僅憋屈,還很傷心。

    他不曉得玲瓏王已被國軍秦大綱團所滅,現在的這個玲隴王乃秦大綱的夫人張夢靈所扮,目的是保護從西澗口北至黃河邊的黃金通道。

    你想哈,如果張夢靈與“過山虎”相見,豈不是真相大白。因為“過山虎”與“玲瓏王”曾經是兩股過從甚密的匪幫。

    為什麽這麽說呢?

    這還得追溯到本世紀二十年代初,這伏牛山中有兩股土匪勢力最強大,他們分別為雲中雕過興旺和混江龍李振江。

    然而這兩股勢力其實是一個祖宗傳下來的,過興旺和李振江是同門師兄弟,師父即是李振江的義母,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麒麟王李聲遠。

    麒麟王李聲遠在世的時候,李氏土匪在伏牛山的勢力就是首屈一指。李氏土匪有如此輝煌,皆因她有兩個徒弟。

    一個是過興旺,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雲中雕。

    另一個就是李聲遠的義子李振江,江湖名號同樣聞名遐邇,叫混江龍。

    李聲遠死後,這股土匪一分為二,雲中雕從李氏土匪中分離出去,有了自己的家底及地盤。倆兄弟在江湖上遙相呼應,其勢更盛。

    過三福和李雲袖是第三代土匪。但倆人卻是從小玩到大,真正的青馬竹馬。李聲遠是個頗有眼光的土匪,她給過三福和李雲袖請了家庭老師。

    過三福與李雲袖從小玩在一起,學在一起,一直到李聲遠死後,過興旺另立門戶,倆人還在玲瓏寨一起玩耍,一起讀書。

    後來,連過興旺和李振江也死了,過三福與李雲袖各自繼承其父的衣缽,有了自已的名號過山虎和玲瓏王。

    繼承父輩的衣缽,過三福和李雲袖與他們的父輩、祖輩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有文化,是有文化的土匪。

    所以抗戰爆發以後,過三福和李雲袖都願意接受國民政府的招安,參加抗日了。隻不過他們倆有個協議,就是過三福投國軍去,李雲袖守老營。

    這也可能是緣於一種曆史遺傳:他們篤信梁山好漢受招安而結局淒慘一一他們的祖輩李聲遠就是前車之鑒!他們為自己留有後路。

    招安之初,李雲袖將自己的大部人馬交於過三福,自己仍舊在伏牛山中過著土匪生活。

    本章特此介紹一下麒麟王李聲遠,因為她曾在豫西一帶是赫赫有名的女匪首。

    李聲遠原名李賀貞,1880年出生於河南洛寧縣澗口鄉草莊村一貧窮家庭。1897年,李賀貞18歲,嫁給陳吳鄉德裏北村的張有為妻。

    賀貞是個通情達理之人,手腳勤快,孝敬公婆愛家務善勞作,家裏人都很喜歡她。

    丈夫張有沒讀過書,老實巴交農民一個,踏實種地,對賀貞也算恩愛。

    婚後她一共生下了3個兒子,分別叫振升、明升和先升。全家人的生活雖然比較艱難,但也算和和睦睦。

    賀貞入張家沒幾年,公公婆婆相繼去世。26歲那一年,丈夫張有也病逝了。從此,人們就稱她為“李寡婦”。

    李寡婦扛起了家庭的重擔,既當爹又當媽,辛辛苦苦十幾年,終於把3個兒子養育成人。

    李聲遠的大兒子張振升,為了讓全家人生活過得好一些,就提出向同村的地主、也是他的伯父張更山,租幾畝田地種。

    但為富不仁的伯父寧願將田地租給別人,也不租給李寡婦家。張振升找伯父理論,卻招來了一頓毒打。

    由此張振升與張更山結下了冤仇,他一怒之下從此上山當了土匪。

    當時在豫西的伏牛山中,有不少土匪,俗稱刀客。土匪的頭目叫“總架杆”,二當家的叫“二架杆”。

    張振升憑借著一身力氣和膽氣,很快就坐上了二把手的位置,成了“二架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