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147章涇縣保衛戰(3/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受到新四軍頑強阻擊的日偽軍,無奈之下合為一股,強行推進至呂山(在汀潭村北麵,距汀潭村僅5裏)一帶。

    新四軍部隊還是先敵占領了道路兩側高地,日偽軍繼續受阻,隻能拚命集中火力攻擊新四軍呂山一帶的陣地。

    當敵炮火轟擊、飛機轟炸時,新四軍部隊規避,當敵展開衝鋒時,立即進入陣地反擊。

    7日傍晚,打退敵多次進攻後,新四軍為保存實力,主動向後撤退,放棄了汀潭村。

    就這樣,新四軍據險設伏,不斷出擊,節節抵抗,讓日偽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白天,日偽軍膽顫心驚,防不勝防;夜晚,日偽軍夜不能寐,不得安寧!

    就這樣,自10月3日新四軍開始阻擊、襲擾開始,日偽軍花費了整整5天時間緩慢推進不足百裏,直到10月7日傍晚才得以占領了空無一人的汀潭村。

    日軍付出了沉重代價,占領的又是一個空村子,惱怒之下,燒毀30餘戶民房百餘間。

    此時,我老一團、老三團得到軍部增援部隊(特務營、教導隊一部)增援,分頭占領了汀潭村南和小嶺的有利地形,對日偽軍形成扇形圍困,將其阻於汀潭以南、雲嶺以北地區。

    史載的左坑圍困戰,即此時我老一團一營一連經左坑對日偽軍的一次戰鬥,斃傷敵上百人。

    日軍指揮官見天色已晚,戰鬥已經毫無優勢可言,不敢在村中停留,隻能在村外擇地宿營,打算等到天明後得到飛機助戰,繼續向雲嶺進攻。

    當夜,新四軍利用地形徹夜不停地對日偽軍進行騷擾,使日偽軍神經緊張、倍感疲憊。

    這裏還有一個當地流傳的故事——“鐵門坎”“鬼門關”嚇退敵兵。

    田坊村(曾經是新四軍第二支隊司令部所在地)有一個自然村官田衝,日偽軍在漢奸帶領下行至這裏,漢奸向田間勞作的老鄉打聽去田坊怎麽走。

    一位年長的農民靈機一動回答說,我們這裏去田坊可不好走哇,要經過“鐵門坎”,過了“鐵門坎”後麵還有一道“鬼門關”呀!

    帶隊的日軍小頭目聽漢奸連說帶比劃,便舉起指揮刀,嘰哩呱啦連聲吼叫,隊伍立即向後轉,返回三裏店改道向汀潭而去。

    從汀潭至雲嶺的古驛道上,有一座橫跨涇縣、南陵兩縣的合樂橋(一說合梁橋),建於清宣統三年(1911),原名鐵爐橋,坐落於孤峰河上,距雲嶺15裏,可謂汀潭的前哨。

    當日軍先頭部隊走上橋時,新四軍預伏部隊突然開火,橋上敵騎兵步兵亂作一團,被擊斃的連人帶馬栽入河中。

    此時,敵人離雲嶺軍部隻有10餘裏了,他們仍想繼續迂回向南進犯雲嶺。但是,從汀潭村到雲嶺的道路,不是被新四軍處處設防,就是被當地農抗會和群眾堆放粗大的樹木和巨石堵塞。

    一股日軍騎兵企圖快速突擊,打開通路,被新四軍預伏部隊用多挺馬克辛重機槍、捷克式輕機槍猛烈掃射,騎兵隊長鈴木大佐當場斃命。

    日偽軍這時已經傷亡慘重,而新四軍熟悉地形,處處設防,戰法靈活,加之當地百姓實行堅壁清野,日偽軍找不到糧食,士兵又冷又餓,士氣非常低落,隻能收縮起兵力。

    8日淩晨,葉挺軍長親自指揮新四軍各部,攻打收縮的敵軍。一時間,敵我雙方戰鬥呈膠著狀態,敵軍進攻,新四軍後退,待敵軍攻擊無果而後退,新四軍則展開進攻。

    如此反複,日偽軍始終不能捕捉到新四軍主力,消耗越來越大,不得已,隻能放棄攻占雲嶺的打算,把攻擊目標改為占領涇縣縣城。

    葉挺軍長審時度勢,指示第一支隊副司令員兼老一團團長傅秋濤,讓部隊在大、小嶺一帶放開一個口子,迫使敵人撤退,然後我軍乘勝追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