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133章皖南事變②(1/4)

    皖南事變是指國民黨反動派1941年在皖南有預謀地圍襲新四軍的事件。

    1940年10月19日,何應欽、白崇禧以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副參謀總長的名義,向朱德、彭德懷、葉挺、項英發出代電(即“皓電”),強令黃河以南的八路軍、新四軍於1個月內開赴黃河以北。

    朱德等於11月9日複電(即“佳電”),駁斥了國民黨頑固派的荒謬命令和對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的誣蔑。

    同時為顧全抗日大局,表示可以將皖南新四軍移到長江以北。

    1941年1月4日新四軍軍部所屬部隊9000餘人奉命北移,從雲嶺駐地出發繞道前進。

    1月6日,行至皖南涇縣茂林地區,突遭國民黨第三戰區顧祝同、上官雲相指揮的7個師8萬多人的攔擊。

    8日,新四軍軍部陷入重圍。

    眾指戰員在葉挺軍長指揮下進行抗擊,血戰七晝夜,終因眾寡懸殊、彈盡糧絕,除約2000人分散突圍外,大部壯烈犧牲。

    軍長葉挺與頑軍談判時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國平犧牲,副軍長項英、參謀長周子昆突圍後不幸被叛徒殺害。

    17日,蔣介石反誣新四軍“叛變”,宣布取消新四軍番號,並聲稱要將葉挺交軍事法庭審判。

    中國共產黨對國民黨這一暴行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

    20日,毛主席以中共中央軍委發言人身份發表談話,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破壞抗戰、實行反共的罪惡陰謀,提出取消17日反動命令、懲治禍首、廢止國民黨一黨專政和實行民主政治等要求。

    1940年10月19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副參謀總長何應欽、白崇禧致電(即“皓電”)八路軍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和新四軍葉挺軍長,對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武裝力量進行種種攻擊和誣蔑。

    皓電特別列舉抗戰以來華北、華中各地發生的磨擦事件,並將其原因歸結於八路軍和新四軍。

    國民黨當局進而要求在大江南北堅持抗戰的八路軍、新四軍於一個月內全部開赴黃河以北,並將50萬八路軍、新四軍合並縮編為10萬人。

    與此同時,國民黨當局又密令湯恩伯、李品仙、韓德勤、顧祝同等部準備向新四軍進攻。

    “皓電”進一步表明國民黨頑固派妄圖把共產黨領導的絕大部分軍隊驅逐到黃河以北,同日軍配合夾擊消滅八路軍、新四軍的險惡用心,成為第二次反共高潮的起點。

    中共中央對形勢發展的前途以及影響它的各種力量作出冷靜的分析,提出打退國民黨頑固派進攻的正確方針。

    1940年9月初,中共中央從重慶周恩來、葉劍英的報告中,獲悉國民黨政府軍令部已向顧祝同發出“掃蕩”長江南北新四軍的命令。

    9月6日,中共中央軍委電示葉挺、項英、劉少奇準備自衛行動,並囑皖南尤須防備,對國民黨頑固派發動新的反共高潮,實行“表麵和緩,實際抵抗,有軟有硬,針鋒相對”的方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