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126章齊魯大地②(3/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這次的災難,使得包括魯西、冀南24縣在內的中國軍民死亡數字高達42.75萬人。

    細川中康、江田稔、廣瀨三郎事後簽發了一份《關於霍亂停止發生的報告》,隱瞞日軍撒布毒菌造成瘟疫的真相,還把發病原因說成是從中國人那裏感染的。

    更令人驚訝的是,日軍12軍軍醫部於1943年11月上旬在濟南召開“魯西霍亂原因討論會”。

    與會者在所謂的研討之後,竟一致認為“一是由於當時在廈門和香港流行霍亂,從南方傳來此地;二是因霍亂菌可以越冬,原來此地就有霍亂菌”。

    上世紀50年代初,部分日本戰俘才吐露出了真相,但卻因為曆史的原因被湮沒在一堆史料之中。

    直到1993年,山東地方革命史研究專家崔維誌和他的夫人唐秀娥,為征集他們所著的《山東抗日戰爭紀實》一書,在南京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查檔,發現了魯西細菌戰的線索,此後費勁周折,最終在中央檔案館查到了當年日軍細菌戰犯交代的口供、筆錄及揭發材料,災難的真相才大白於天下。

    同樣是8月21日這一天,山東版圖的另一片區域,魯南地區的故事,更適合交給棗莊市薛城區的張靜波老人來回憶——一個血與火交織的戰鬥記憶,和他曾經曆過的絕大多數戰鬥年月一樣,勝利的喜悅交織著失去戰友的哀慟構成全部基調。

    現年85歲的張靜波曾經是魯南鐵道隊長槍隊的隊長,或許魯南鐵道隊這個名字會讓很多人覺得陌生,那麽換個稱呼——鐵道遊擊隊——是不是可以喚起更多熟悉的記憶?

    伴隨了一代人成長的《鐵道遊擊隊》並不隻是一個故事,人物原型和曲折的情節其實全部來源於真實,是作者劉知俠先後兩次深入魯南鐵道隊,與戰士們朝夕相處得來的革命史實。

    在棗莊市黨史辦主任趙世欽的指點下,記者找到了薛城區臨山公園裏矗立的鐵道遊擊隊紀念碑,高達33米,正麵是鐵道圖案,碑文上銘刻了這支傳奇部隊的戰績——“協同主力依靠群眾與日偽展開殊死搏鬥,截軍列打洋行毀鐵路炸橋梁……民心由此而大振”,“辟通華中山東赴延安之要道,護送劉少奇、陳毅、羅榮桓等千餘名指戰員安全過境”,被原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肖華譽之為“懷中利刃,袖中匕首”。

    抗日戰爭以前的棗莊已經是全國聞名的煤炭基地,盛產優質煤,交通方便,與津浦線的重鎮臨城(今薛城)、隴海線的趙墩,有鐵路支線相接。與臨沂、台兒莊和滕縣有公路相連。

    1938年3月棗莊淪陷,日軍進駐的兵力在一個聯隊以上,還收羅了大批礦警、偽軍及便衣特務。

    同年8月,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特委直接領導的人民抗日義勇總隊由棗莊撤往抱犢崮東部山區,為即時獲得棗莊敵偽情報,抽調洪振海、王誌勝兩名排長回到陳莊建立了抗日情報站。

    1939年11月,洪振海領導的棗莊抗日情報站發展到8名情報員,他們將合夥從日軍列車上扒下來的煤炭換成錢,作為主要基金,又自籌了部分錢款,在距棗莊火車站不到百米的陳莊辦起了商號為“義合炭場”的煤炭經銷部,解決了大量活動資金,同時也獲得了更多的敵人情報。

    魯南鐵道隊就是在這個情報站的基礎上發展起來。

    根據鐵道隊第六任政委鄭慎的回憶,1943年春,全大隊已經有150餘人,編為3個短槍中隊和3個長槍中隊。

    這一年,因對敵鬥爭需要,魯南鐵道隊的主要使命由截擊敵人物資、破襲敵人交通等轉為保護由黨中央所在地延安經山東至華中(其間主要穿過津浦鐵路)的戰略交通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