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072章賓陽拉鋸戰(1/5)

    抗戰時廣西戰場除了昆侖關戰役外,還有慘烈的賓陽會戰。

    昆侖關戰役是日本侵略軍占領廣州、武漢後,日本為進一步封鎖和威脅重慶國民黨政府當局,以戰逼和,在桂南發動的“對大陸最後的攻擊”。

    據戰後日本公布,昆侖關戰役期間,日軍第二十一旅團班長以上軍官85%和士兵4000多人戰死。

    據中國陸軍第五軍公布,此役生俘日士兵102人,繳獲戰馬79匹,山炮、野炮、戰防炮32門,輕重機槍242挺,步槍2000餘支。

    而五軍傷亡1萬餘人,合葬於昆侖關墓地者“三千四百有奇”。

    此戰役國軍擊斃敵少將旅團長中村正雄,在中國抗戰軍事史上非常有影響。

    可惜的是,隨後又發生了一場慘烈的拉鋸戰,卻以國軍失利而結束,史稱“賓陽會戰”,而這次會戰鮮為人知。

    在中國大張旗鼓宣傳的“昆侖關戰役”的勝利,日本人隻稱它為暫時的占領。

    昆侖關戰役結束不久,日軍緊跟著來了一次大規模報複軍事行動,以“嚴重懲罰中國軍隊在昆侖關地區對帝國軍隊采取軍事行動”,即“賓陽會戰”。

    賓陽會戰,中國國民黨軍隊潰不成軍,賓陽縣城一片廢墟。“賓陽會戰”跟“昆侖關戰役”是兩個曆史事件。但日本人隻稱“賓陽會戰”,為什麽?

    日軍從昆侖關撤退後,為對駐賓陽的中國軍隊進行報複,以穩住南寧戰略要地,於民國29年(1940年)1月28日至2月8日發動一場大戰。

    日本參戰兵力包括第九旅團、台灣軍混成旅團、岡木旅團和第一十八師團及近衛混成旅團。

    有資料稱日軍總兵力共兩萬餘人。但日軍出動105架飛機為陸軍提供空中火力支援,這對戰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二十一軍司令官安藤利吉中將為這場會戰的總指揮,他們的計劃是兵分三路:

    第一路3個旅團沿南柳(邕賓)公路作正麵攻擊,將中國軍隊吸引於昆侖關地區。

    第二路近衛混成旅團從右側迂回到賓陽。

    第三路一十八師團從右側迂回到鄒墟,切斷中國軍隊的後路。

    中國軍隊以六個軍的兵力迎擊日軍。

    其中第三十八集團軍的第二、三十六、九十九軍負責守衛昆侖關及關西南南柳(邕賓)公路北側地區。

    第六軍負責昆侖關東南三狀嶺地區防禦。

    第二十七集團軍的第六十六軍負責到甘棠地區阻擊。

    第三十五集團軍六十四軍及一七五師奉令從靈山北上,尾擊日軍迂回部隊,與甘棠地區守軍形成夾擊之勢。

    有資料說,國軍總兵力達30多萬人(“桂南用兵三十萬,僅桂邕公路為其主要交通線”)。但是,按國軍的軍隊編製,一個軍大約在2.5-4萬人左右,多數是3萬。

    因此說中方參戰兵力大約在20萬人左右。但這20萬人居然被日軍2萬人打敗了,真是匪夷所思。

    28日10時,在四塘、五塘一線展開的第一路日軍二個旅團(台灣軍混成旅團、岡木旅團)及近衛混成旅團在今村中將指揮下開始對南柳(邕賓)公路北麵高地的中國第九十九軍發起攻擊。

    29日10時起,駐防八塘的日軍第九旅團亦開始向北攻擊,與四塘、五塘地區日軍相呼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