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035章古縣曆險記(1/4)

    當時,八路軍深入敵後開展遊擊戰爭,形勢並不樂觀,總部也要經常轉移。而總部手中隻一個特務團。

    還是在延安的時候,華卓然就從主席那兒聽到過總部古縣遇險的事。

    1938年2月20日,朱德和參謀長左權率領八路軍總部帶兩部電台離開洪洞縣的馬牧村,準備去太行前線。

    隨行的除10來名總部工作人員外,隻有警衛通訊營的兩個連,約200人。彭德懷比朱德早一天乘車帶了一部電台先去長治。

    那時,山西的局勢發生了急劇的變化。侵占了太原的日軍在完成對部隊的整理、補充後,看到中國軍隊在積極活動,蔣介石還打算反攻太原,便搶先發動攻勢,從北麵、東麵分兩路向晉南大舉進攻。

    北路日軍沿同蒲鐵路南下,進展比較順利。但八路軍一一五師師直和一個主力旅正在晉西南活動,隨時可以給南下日軍以打擊。

    晉南還集結著衛立煌部等相當數量的國民黨軍隊。

    朱德在臨汾時曾同衛立煌商量過對日作戰的對策。衛接受朱德的建議,準備在靈石縣一帶利用韓信嶺的險要地形,好好打一仗。

    因此,對北路日軍的進攻,中國軍隊是有所準備的。

    而東路軍在敵後廣大地區分布很散,八路軍一二九師主力還在正太鐵路一帶活動,原來擔負正麵的國民黨軍隊在日軍進攻麵前不戰自潰。

    所以,當東路日軍在2月20日攻占長治並沿臨(汾)屯(留)公路西進時,沿途並沒有足以阻擊他們的中國軍隊。這一路日軍對臨汾構成最大的威脅。

    2月21日,朱德到達當時安澤縣縣城所在的嶽陽鎮。

    他根據變化了的新情況,立刻作出相應部署:命令離日軍較近的友軍第三軍曾萬鍾部和第四十七軍李家鈺部趕到屯留附近阻擊日軍,命令一二九師主力迅速從正太鐵路一帶南下,總部暫駐安澤。

    當他知道這個縣的縣長鄧肇祥是共產黨員後,很高興,應邀向該縣的政府工作人員、犧盟會和其他群眾團體骨幹、武裝自衛隊員以及個別開明士紳講了話。

    戰場局勢的變化很快。2月22日,日軍占領屯留、長子,向八路軍總部所在的安澤逼近。

    晚上,毛主席從延安來電,告訴他們有一部分日軍已到晉西黃河邊上的離石縣軍渡一帶,請朱總司令判斷這路日軍的主要目的是什麽。

    23日淩晨,東路日軍的先頭部隊苫米地旅團已進入良馬鎮,良馬地處屯留和安澤兩縣的交界處。

    朱德判斷東路、北路敵軍的直接目的,都是攻占臨汾。

    因此,他答複毛主席的詢問說,北路日軍的一部分進到離石軍渡一帶,可能是佯動,用來引誘八路軍西渡黃河回師陝北。

    當天深夜,毛主席即致電朱德,對日軍意圖作了類似的估計。他判斷日軍這次行動的目的,在奪取臨汾、潼關,然後進攻西安、武漢。

    毛主席要求朱德和閻、衛兩部“在好的情形下,力圖在臨汾以北、以東兩地區殲滅敵人,頓挫敵之進攻”。

    那時,朱德身邊隻有200名警衛通訊戰士。他所在的嶽陽鎮在臨屯公路北麵,周圍都是山地,要把總部轉移到安全地帶是很容易的。

    但是,這路日軍來得太突然,臨汾軍民還沒有思想準備。如果聽任日軍長驅直入,迅速攻占臨汾,對局勢將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