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023章鐵砂墩的伏擊(1/3)

    日軍第106師團被薛嶽的十幾萬人馬圍困在南潯路上的時候,新四軍第三支隊一部也開進了贛北。

    第三支隊原在皖南,武漢會戰打響後,第三支隊奉新四軍軍部的命令,開到皖西南和贛北,準備在長江兩岸側擊日軍。

    卻說封天宇所在的66軍原準備到贛北敵後去打遊擊。葉肇很不願意,認為66軍並不適宜在贛北遊擊,他們是純粹的廣東子弟,語言不通,地形不熟。

    但鈞命難違。於是他在全軍召集團以上軍官會議,向他們吹風。以期讓他們作好思想準備,免得到時候處於被動。

    果然,吹風會後,部隊為了生存,都或多或少在做打遊擊的準備。

    上官若雲的四七七旅是最早一支接受遊擊戰的部隊。在封天宇的幫助下。上官若雲甚至在部隊辦起了遊擊訓練班,請了一個叫馬向前的新四軍營長來給訓練班上課。

    但是後來形勢發生了變化,薛嶽把66軍拉到了南潯線上,遊擊訓練班終止。

    開進贛北的就是新四軍第三支隊的一個營,營長就是那個馬向前。

    那個馬向前很是了得一一他原是鄱湖都彭遊擊大隊的大隊長,三年遊擊戰爭時期一直堅持在贛北進行遊擊戰爭。所以他對贛北是非常熟悉的。

    武漢會戰爆發後,馬向前遵照新四軍軍部和第三支隊支隊部的命令,率領部隊配合國軍主力開始對敵作戰。

    這個時候的贛北,雲集著大量的日軍部隊:第27師團,第101師團,第106師團。甚至還有第9師團、波田支隊。

    你區區一個營,幾百人馬,武器落後,怎麽打敵人?

    但馬向前有辦法。他親自帶著人偵察。他地形熟悉,就千方百計尋找戰機。

    隨著中日雙方在贛北鏖戰日劇,九月中旬,馬向前終於逮著了一個機會。

    日軍攻占九江後,岡村寧次把軍部就紮在了九江城。日軍的第27師團和106師團深入南潯路後,把後勤的運輸線暴露出來了。

    每隔幾天,岡村寧次就要往前線運一次物資。他先用汽艇將物資運至官陽橋①,然後用汽車運往前線。

    鄱陽湖本就是馬向前的根據地,三年遊擊戰爭時期,馬向前率領遊擊大隊多次截擊國民黨部隊,屢屢得手。

    這次,他就打日軍運輸艇的主意。

    九月的這天,天氣還很炎熱。盡管鄱陽湖上的風很大,但灼熱的陽光直射湖麵,湖麵上就騰起一片白光。

    上午九點來鍾,日軍的兩艘汽艇就鳴著喇叭自北而南,迤邐而來。

    日軍占領九江後,鄱陽湖即被日軍控製。日軍的大型軍艦開不進湖裏,但是這種汽艇卻很輕鬆地開進湖來。

    日軍欺負我們沒有海上作戰能力,在內河上耀武揚威。他們以為中國軍隊奈何不了湖麵,押運的士兵並不多。

    更為可恨的是,他們押運的士兵甚至連武器也不拿,在甲板上作癲狂狀,有的拿照相機拍攝周圍的風景。

    馬向前看到這裏,他冷笑一聲,罵道:“你個龜兒子,有你哭的一天。”

    鐵砂墩是湖北到湖南的必經之路,從這裏再往南就是官陽橋。官陽橋自古就是一個碼頭,約有幾百年的曆史。

    日軍將物資運至官陽橋,然後再用汽車運往前線。因此,官陽橋就是日軍物資的轉運站。

    鐵砂墩的這一段湖麵是鄱陽湖最窄的一段。馬向前就選了這一段湖麵來打擊敵人。

    有人擔心在湖裏動手於我們不利,從官陽橋到日軍的前線打伏擊,把握性可是要大得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