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948章連環伏擊戰之神頭嶺伏擊(3/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我以主力在神頭嶺公路兩側埋伏,憑借神頭嶺嶺窄、兩側地形複雜之有利條件,一舉殲滅援敵。

    事實證明,我采取這一戰法,完全符合當時的客觀實際,因而取得了預期的勝利。

    其次,正確選擇設伏地區,巧妙隱蔽偽裝。神頭嶺地區地形比較複雜,嶺窄溝深,懸崖峭壁。

    除公路之外,不便敵汽車、騎兵運動和展開,有舊工事和草叢利於我軍偽裝隱蔽,突然出擊。

    為了切實隱蔽企圖,達到出奇製勝的目的,指揮員要求各部隊不要挖動工事上的舊土,踩倒的草一定要順著風向扶起來。

    正是由於我軍巧妙良好的偽裝隱蔽,雖然敵人的偵察搜索隊在隻距我伏擊部隊十餘米的情況下,卻絲毫未能發覺。

    結果敵軍進入我伏擊圈時,我軍猶如神兵天降,打得敵人蒙頭轉向,迅速被殲。

    最後,我軍不為表麵現象所迷惑,堅決貫徹既定決心。

    神頭嶺地區的公路,從地圖上判斷,是在神頭村以西的溝底通過,兩側正宜設伏。

    但部隊進入設伏地區時,發現公路是在嶺上,不便隱蔽。

    指揮員麵對這種情況,不慌張,不忙亂,而是沉著冷靜地進行仔細分析,發現嶺上的舊工事可資利用。

    這些舊工事隻要加以巧妙偽裝,就可以切實隱蔽企圖,收到出敵不意的效果,因而絲毫未動搖原定的伏擊決心,隻是作了部署上的調整。

    實踐證明,在掌握敵人心理特點和行動規律的基礎上,從實際出發,開動腦筋,仔細研究分析情況,經過主觀努力,是可以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的。

    這次戰鬥的參予者是八路軍第一二九師三八六旅。

    1937年8月,紅四方麵軍三十一軍在陝西省富平縣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六旅,陳賡任旅長,全旅約5700人。

    9月30日,三八六旅在師的編成內東渡黃河開赴華北抗日前線,10月18日挺進到山西打擊西進的日軍。

    它先後取得長生口、七亙村、黃崖底等戰鬥的勝利。

    接著,派出小分隊和工作組深入太行山區的廣大地區,創建根據地。

    1938年3月5日,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政委鄧小平親自來到三八六旅,與陳賡商議,準備在邯(鄲)長(治)公路的黎城、東陽關、涉縣之間尋找敵人的弱點,伺機予以伏擊。

    陳賡與劉鄧首長商議後,製定了襲擊黎城,吸引潞城的敵人來援,在潞河村地區埋伏殲滅援敵的作戰方案。

    作戰方案確定後,全旅就開始投入緊張的戰備工作。劉鄧首長走後,整整一天陳賡都在思考著,注視著地圖,心裏反複斟酌,究竟把伏擊戰場設在哪裏比較有利。

    第二天上午,陳賡召開了團以上幹部參加戰前準備會。陳賡傳達了師首長批準的作戰方案,又介紹了戰場的形勢和敵我雙方的情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