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932章“三間屋”(1/2)

    林欣兒和葉媚媚在整編快結束的時候相繼離開了吉安留守處,葉媚媚被召回了軍部,林欣兒卻回了富城。

    葉媚媚被召回軍部後,即被任命為新四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留在了機關工作。

    因為葉媚媚被召回軍部時,征得項英同意,她帶了溫碧霞。葉媚媚擔任組織部部長後,便安排溫碧霞擔任組織部保衛科的科長。

    軍部的警備力量並不強,隻有一個特務營,算是警衛部隊。各單位的保衛工作隻能靠各單位自已解決了。

    溫碧霞的保衛科有十六人,可就是這十六人,也甚是可笑。

    十六人中有十男六女。溫碧霞今年才二十出頭,卻是這十六人中的大姐。

    他們中最大的十八歲,最小的才十三歲。

    還不至於此。這些人都是組建新四軍以後招募的新兵,有的是學生,因為戰爭,不能繼續上學了,才參加的新四軍。

    有的是孤兒,戰爭中失去了親人,沒有去處,被新四軍收留了。

    還有的是烈士的後代,父母親為革命犧牲了,所在部隊就把他們送來軍部。

    葉媚媚對溫碧霞說:“碧霞,你們保衛科的主要任務就是警衛我們的機關。人員少,新手多,你要想辦法完成任務。”

    “還有,你們保衛科缺乏武器,可以用梭鏢、大刀代替,不可赤手空拳。既是武裝,就得有個武裝的樣子。”

    “武器缺乏,軍事訓練不能少。我要你帶著他們訓練,一年後,要達到和超過你的水平。有信心嗎?”

    “有!葉部長。”溫碧霞大聲回答。

    其實溫碧霞很喜歡她的這些個兵。都是一些娃娃,可塑性強,好帶。

    如果換了一些老戰士,她未必指揮得了。

    隻是武器的問題,令她頗傷腦筋。

    保衛科隻她有一支手槍,這支手槍是她哥哥在敵人手中奪得的。當時她才十五歲,卻已經是老遊擊隊員了。哥哥就把這支槍送給了她。

    以後她自已從敵人手中奪取過無數的槍,但她都沒有留下,她一直在使用哥哥送給她的這支槍。

    現在哥哥走了,這槍便成了她對哥哥的念想。每當拿起槍,她就想起了哥哥。哥哥的音容笑貌就浮現在眼前。

    溫碧霞遵照葉部長的囑咐,帶領保衛科全體成員學文化,進行軍事訓練。

    學文化是有條件的,他們科裏有幾個上過學的,就充當了教員。

    她在當葉媚媚警衛員的一年裏,跟著葉媚媚學文化,己經認得很多的字。這次跟著大家一齊學,所以學得並不吃力。

    比較難的是軍事訓練。有幾個十三四歲的孩子,他們的個子還沒槍高呢!拿著仿製的木槍,怎麽比劃都覺得別扭。

    但是溫碧霞很有耐心。她不厭其煩地教他們。她親自教,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教。誰讓整個保衛科隻有她一個懂軍事的呢!

    軍部轉移了幾個地方,一次一次地往抗日前線靠。從南昌到岩寺,又從岩寺到雲嶺。聽說離雲嶺一百多裏的地方就駐紮有日本鬼子。

    在雲嶺,軍部設在一個大祠堂裏。其它的部門便設在老百姓騰出來的民房裏。

    組織部設在離軍部不遠的一所房子裏。

    皖南的民居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的。皖南民居是風格較為鮮明的地方傳統民居建築。

    以位於安徽省長江以南山區地域範圍內、以西遞和宏村為代表的古村落,以徽州(今黃山市、績溪縣及江西婺源縣)風格和淮揚風格為代表來說,徽州民居有強烈的徽州文化特色,其他皖南民居則深刻凸顯其文化過渡地帶風格特征,與江北,皖北差異較大。

    今皖北皖中也多模仿此類風格仿製仿古建築。

    皖南山區徽州曆史悠久,文化積澱非常的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態相近、特色鮮明的傳統建築及村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