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926章留守處風雲①(1/3)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共第二次合作。南方八省遊擊隊相繼改編為新四軍開赴抗日前線後,各部均成立了留守處、通訊站,以保證前方與後方的聯係。

    這些留守處或通訊站,最初是得到國民黨地方當局同意的。但是,國民黨地方當局表麵同意,實則心裏暗藏塊壘。

    由此,國共雙方發生了齟齬,留守處或通訊站成了國民黨打壓共產黨的口實。

    1937年,國共合作抗日己然形成。中共皖贛特委派人與紅軍都湖鄱彭遊擊大隊聯絡,指示都湖鄱彭中心縣委整頓部隊,準備下山接受改編。

    都湖鄱彭中心縣委書記田英帶領150餘人的隊伍離開曹百四村,開到浮梁縣瑤裏改編。

    改編後,根據陳毅的指示,田英帶領短槍隊返回大港,在大港設立“新四軍都昌留守處”,並任主任,進行公開活動。

    新四軍都昌留守處為黨抗日救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國民黨反動派對田英一直懷恨在心,於1938年4月5日製造了“大港慘案”,將田英等留守處的七人殺害。

    陳毅得知後感到非常震驚和悲痛,給予田英高度評價:“來往於景德鎮、都昌之間做統戰工作”,“是贛北鄱陽、湖口、彭澤、都昌一帶的領袖”。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共第二次合作。

    1937年11月下旬,中共皖贛特委派人與紅軍都湖鄱彭遊擊大隊聯絡,帶來了中央分局《告南方遊擊隊的公開信》和特委《告皖贛同胞書》,指示都湖鄱彭中心縣委整頓部隊,準備下山接受改編。

    1937年11月底,都湖鄱彭中心縣委和遊擊大隊由都昌縣望曉源村遷至曹百四村進行整編和行軍動員。

    12月中旬,都湖鄱彭中心縣委書記田英帶領150餘人的隊伍離開曹百四村,開到浮梁縣瑤裏改編。

    1938年2月,在陳毅主持下改編為新四軍並開赴抗日前線。與此同時,在景德鎮成立了贛北特委和新四軍駐景德鎮辦事處後,下轄瑤裏留守處和都昌留守處。

    新四軍都昌留守處對內仍稱都湖鄱彭中心縣委,書記田英。委員戴其明、華永標、蘇遠全、邵榮興、丁大倪、謝文山、石書文。

    田英帶領都湖鄱彭中心縣委成員和少數武裝人員回到都昌縣大港,在大港街上借地主石砥如做店鋪用的空房子,設立了“新四軍都昌留守處”的牌子,公開辦公。

    新四軍都昌留守處管轄都昌縣、湖口縣、彭澤縣、鄱陽縣四縣抗日工作,田英為主任,蘇遠全、邵榮興為副主任。

    留守處共有16人。田英、警衛員陳光林、老班長劉國均、夥夫鄭玉太等常駐留守處公開辦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