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917章“幾大就幾大,唔好做衰仔呀!”(3/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日寇全麵侵華後,羅策群已晉升至第66軍第159師475旅旅長。

    1937年8月,淞滬會戰打響。當時擔任第159師師長的譚邃因患病無法指揮,師長一職由羅策群代理。

    在他的指揮下,第159師在羅店東南的劉家行一帶與日寇第3師團血戰9個晝夜,將驕橫狂妄的日寇打的灰頭土臉,狼狽而逃。

    甚至有參加過羅店一戰的日軍傷兵宣稱:“羅店實乃血肉磨坊,前去者,十有八九都是葬身戰場!”

    除此之外,羅策群還指揮下屬,在楊木橋擊潰日軍“久留米”師團,因戰被提拔為少將副師長。

    作為對手的日軍軍官,對“羅策群”這個中國將領名字印象深刻。

    但是淞滬抗戰隨著局勢的不斷惡化,戰事陷入膠著狀態。

    10月,日軍自杭州灣金山衛登陸後,唯恐腹背受敵的我軍,不得不選擇撤出戰場,向著南京、皖南一帶撤退。上海,至此落入敵軍之手。

    日軍占領上海後,並沒有罷手,而是直攻南京。而第18師團首當其衝。

    得知敵情之後,頭戴德式鋼盔,手持駁殼槍的“德械師”士兵快步衝向戰位,準備迎擊日寇。

    第18師團綽號“菊”,師團所在地為久留米,因而也被稱之為“久留米師團”。

    作為兩支日俄戰爭中為增強軍備所增設的師團之一,第十八師團參加過一戰的青島戰役,在抗戰中投入過淞滬、南京戰場,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同時,它還參與過“廣州攻略戰”等任務。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第十八師團被轉調至馬來亞、新加坡戰場,隨後投身於緬甸攻略戰,被山下奉文視為精銳,還有著“森林之狐”的稱號。

    在1943-1944年的滇西緬北攻勢中,它的主力在胡康、密支那兩地遭中國駐印軍毀滅性打擊。投入緬甸戰場上的31444名士兵中,有2萬人以上陣亡。

    1937年12月,南京保衛戰打響。第159師師長職務依然由羅策群代理。

    在城郊的湯山,這位廣東將軍親率部下,自京杭公路阻擊北上的日寇達兩個晝夜。

    退入市區後,先後接管中華門、水西門、雨花台一線。在全師僅存一個旅的兵力下,仍然死戰不退。直至日寇分多路突入南京城,才在上級命令下選擇後撤。

    羅將軍犧牲時,年僅44歲。正如一首詞中所寫:“劉行血戰地天昏,驍勇官兵守國門。楊木橋頭揮戰刀,久留米敵丟盡魂。因功晉職移陣地,戍守京城擔重任。率部先頭開險路,衝鋒陷陣扭乾坤。”

    需要強調的是,在南京保衛戰中雖然有大量部隊潰退,但仍有許多英勇誌士不惜付出生命來捍衛國土、捍衛尊嚴。他們的精神和功績不應被誤解,不應被忘記!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