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909章從南翔到句容(1/3)

    南翔這個地方,封天宇並不陌生。一個多月前,他們從廣東出發,乘漢廣線火車至武漢。又從武漢坐輪船順長江而下,到達江蘇的鎮江;再從鎮江坐京滬線達上海附近的南翔。當時,他們就是在南翔下的火車。

    大撤退開始後,六十六軍奉命在錫澄線阻擊日軍,掩護友軍撤退。

    爾後又參加了阻擊日軍向蘇州和常熟進攻的阻擊戰。特別是奉命援救第五十八師於常熟城。

    這次,他們接受的任務,就是阻擊日軍向南翔的進攻,為主力的轉移撤退贏得時間。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淪陷。淞滬會戰結束。日軍不給國軍喘息之機,迅速向蘇南地區挺進;進而威脅國民政府首都南京。

    1937年11月14日,日軍精銳第11師團攻陷太倉,日軍精銳第9師團則於15日占領昆山,並從17日起,突破蘇州至昆山國軍防線。

    第三戰區左翼軍總司令薛嶽於19日發出自吳福線撤退的命令,蘇州,常熟當日即失陷。

    日軍精銳第9,第11,第16師團遂向錫澄線急進。國軍在撤守錫澄線時,與日軍發生多次激烈戰鬥。

    1937年11月26日,國軍力戰不支,一部撤往常州,一部向皖南撤退;另一部堅守江陰要塞。

    第二天,無錫即告陷落。

    日軍參謀本部於1937年11月28日,下達電令:“向南京追擊”。

    鬆井石根在這一天的《陣中日誌》寫道:“次長來電報傳達了參謀本部關於進攻南京的決定,我欣喜地感到,這些天我竭力鼓動的意見終於湊效了”。

    日軍各部,遂分別沿京滬鐵路,江南大運河,太湖及北岸公路追擊國軍,並於1937年11月29日攻占常州。

    與此同時,集結在長興,湖州一帶的日軍第114師團(乙種師團)占領宜興。

    日軍為掃除後防威脅,抽調精銳第13師團1個旅團沿錫澄公路攻擊前進。江陰國軍守軍與日軍進行激烈的戰鬥。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早於1937年八九月間,在江陰附近江麵實行沉船封江,以阻止日艦自由上駛。經過兩個多月沉船,共沉大小軍艦,商船,躉船43艘,總噸位6.38萬噸。另外還填入大量石子。

    從9月22日-29日,日本海軍派出第二航空戰隊和第二聯合航空隊機群,襲擊江陰中國海軍。

    中國海軍“平海”“寧海”“逸仙”“建康”“楚有”“青天”“湖鵬”“湖鶚”“江寧”等艦艇相繼被擊沉,傷亡數百人,損失慘重。

    但海軍官兵浴血拚殺,擊落日機11架,擊傷多架,取得抗戰以來最大的勝利。

    1937年11月9日,蔣介石電令江陰要塞司令許康等“各要塞守備部隊官兵,雖致炮毀彈盡,亦不得擅退,須與要塞共存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