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896章粵軍第66軍和第83軍(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武漢方麵是遠水難解近渴。德安附近的守備部隊拖住岡村,壓力更大,當然更不能動。

    情急間,薛嶽打起了廬山上第66軍的主意。

    葉肇的第66軍是蔣介石專門指定放在廬山上,準備在贛北失守後留在敵後打遊擊用的。

    調66軍下山作戰,那豈不是在蔣介石頭上動土?

    身邊的人替薛嶽擔心,建議他請示武漢後再說。

    薛嶽當然不傻。前日已從蔣介石手中強留下了74軍和187師兩部,如今再向武漢請調66軍下山,獲準的可能性實在太小。

    但如果遭拒絕後再調,那豈不是公然抗拒統帥?

    然而66軍他是一定要用的,不如索性碰釘子前再來一次先斬後奏。

    主意拿定,薛嶽便吩咐參謀長道:“先調再說。一邊調一邊向武漢請示。”

    薛嶽嘴上說得痛快,可對能否調來66軍這支新生力量。他心中也沒什麽底,他畢竟沒有軍委會的上方寶劍。

    那年頭,沒有命令誰肯主動為別人賣命。出力不討好,打敗了還得再背上個“抗命”的罪名,永世再難翻身。

    但這時的薛嶽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大家都認為,他想調66軍下山,看來難關重重。

    不知是先斬後奏出奇效,還是薛嶽踏上了順途,一切事情都在按他最好的設想發展。原以為很難辦成的事卻一一迎刃而解。

    先是軍委會對他的先斬後奏采取了默認的態度,雖未明確支持,卻也沒加阻止。後來竟得到了66軍的祝極響應。

    這真是人生快事。薛嶽原本也沒打算從軍委會得到什麽好聽的話,隻要能調來66軍就行。

    至於66軍方麵,準備磨一磨嘴皮子,想來不至於調不動。

    誰知66軍滿口答應,順利得出奇。原來薛嶽的廣東老鄉葉肇,當初對蔣介石把該軍留在敵後打遊擊十分不滿。

    66軍是清一色的廣東子弟兵,在鄂贛地區打遊擊並不合適。

    而且,從一支野戰軍降為遊擊部隊,身份降了許多不說,語言不通,環境不熟,官兵們誰也不願呆在敵後鑽山林。

    所以薛嶽這個廣東籍長官一招呼,66軍從軍長到士兵,無不歡呼響應,其應戰心切,甚至超過了薛嶽自己手中的部隊。

    薛嶽得到意外的一個軍兵力,且又是指揮順手的粵籍官兵;葉肇借機走下廬山,避開了敵後遊擊的苦差事。雙方皆大歡喜。

    日後的戰鬥證明,當薛嶽與鬆浦淳六郎直打到最後5分鍾時,要不是66軍,要不是先前強留的74軍和187師,薛嶽的萬家嶺大捷不過是天方夜譚,充其量也隻能是蘭封會戰圍而難殲的翻版。

    萬家嶺大捷,也使66軍增色不少。66軍中間經過一次補充,各師人事稍有更動。

    159師師長譚邃調升副軍長,以副師長陳驥升充師長,1939年1月,160師師長華振中,因與葉不睦被調,以副師長宋士台升充師長。

    是年冬,敵人分兵進攻廣東,未幾廣州陷敵,餘漢謀乃籍兵力不足為名,向中央請調回粵係64、66兩個軍返粵參加作戰。

    66軍於1939年春,奉命調回粵北的新豐、龍門一帶。

    原在廣東的151師林偉儔部同時也撥入66軍建製,以後就地開始整訓;並同時派部隊在牛背脊羅浮山一帶作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