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734章紅二、六軍團的長征④(1/2)

    2月6日,賀龍、蕭克率紅4、紅6、紅17師向三重堰方向迎擊國民黨中央軍萬耀煌縱隊,計劃在三重堰東北地區殲敵。

    然而萬耀煌部占領三重堰等地後並沒再向南移動,卻乘紅2、紅6軍團主力轉向東北方向、正麵兵力薄弱之機,突然於14日襲占了黔西縣城,把被紅軍阻於烏江東岸的敵之第99、第23師接應過了鴨池河。

    17日,紅2軍團進到大定,第二天萬耀煌、郝夢齡兩縱隊即向大定進攻。

    當日黃昏,紅2軍團第6師在黃家壩重創郝夢齡部第54師,繳獲槍支六十餘支。但紅6師未能阻住郝敵主力的進攻,大定被敵占領,畢節直接受到威脅。

    為阻止敵人攻擊行動,紅17師於2月19日拂曉進抵將軍山設伏。

    將軍山位於大定縣城以西十餘公裏處,數十個巍峨的山峰從南向北一字排開,清畢公路蜿蜒穿行於山間,是大定通往畢節的門戶。

    紅17師前衛第49團剛上公路,就發現一股敵人由大定沿公路接近伏擊區。

    紅軍立即展開進攻,經過一個多小時激戰,斃敵一百餘人,俘敵三百餘人,繳槍三百餘支。

    紅17師隨即在將軍山一帶轉入防禦,阻敵七天。

    紅2、紅6軍團主力則先後在羊場、烏溪西、沙窩寨等地尋機殲敵,但因國民黨軍行動謹慎,未能奏效。

    黔西、大定在數天內得而複失,國民黨軍萬耀煌等4個縱隊又蜂擁而至,紅軍已被壓縮於畢節狹小地區,失去了在黔西、大定、畢節地區繼續活動的條件。

    2月27日,中共川滇黔省委和軍委分會舉行會議,鑒於紅軍未能給予敵人致命的打擊,各路國民黨軍已經靠攏,黔西地區地域狹小,工作基礎薄弱,部隊給養困難,決定撤離畢節,同時放棄在黔西地區建立根據地的計劃在此期間,朱德、張國燾曾來電指示:“你們即可單獨行動,暫不宜渡江,即在黔、滇、川、湘,鄂廣大地區作運動戰,爭取建立你們的新根據地。”

    據此,紅2、紅6軍團軍委分會決定,向黔南的安順地區轉移,爭取在那裏創立臨時根據地,準備時局大變動時,再東進到湘黔邊境活動。

    鑒於後麵和左側後國民黨軍已有十個師另一個旅虎視眈眈,賀龍、任弼時等決定,部隊首先沿畢節、威寧大道西進,牽引國民黨軍主力向西,造成敵人的疲憊與錯覺,然後再突然轉向,擺脫敵人,向東南直插安順。

    2月26日晚,軍委分會在畢節城召開了軍民萬人大會。賀龍作了感人至深的講話,鼓勵軍民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爭取最後勝利。

    會後,軍民一起舉行了盛大的遊行。成千上萬的群眾湧上街頭,提著燈籠,舉著火把,氣氛十分熱烈。

    2月27日,紅2、紅6軍團從畢節地區西進,開始了新的征程。

    1936年3月22日,紅2、紅6軍團進抵滇東宣威附近,隨後繼續向南轉移,於28日進至滇黔邊境的盤縣、亦資孔地區。

    這時,尾追的國民黨軍李覺縱隊進至郎岱。

    郝夢齡縱隊進至北盤江沿岸的白義河、鐵索橋、茅坪坡渡口,與在白屋的郭思演縱隊沿北盤江東岸聯合布防。

    樊嵩甫縱隊和郭汝棟縱隊集結於水城、土城;滇軍孫渡縱隊進至白龍洞、迤後所一帶,與紅6軍團對峙。

    國民黨軍各部雖有五十多個團,但絕大多數已被紅軍拖得疲憊不堪,行動消極。

    而紅2、紅6軍團因沿途不斷補充新兵,實力與從桑植出發時相當,並且在運動戰中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部隊到達滇黔邊境以後,生活又得到改善,體力有所恢複,士氣正旺。

    此外,牛欄江以東、南北盤江之間廣大地區,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反動統治比較薄弱,地形和政治、經濟條件也有利於紅軍活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